伊人睽睽 作品

第82章 詩無寐34

    “他開世家糧倉放糧,掛死人於城牆上,讓窮人牽走富人的牛……是因為在南國滅國、大魏初建那段時間,世道艱難,饑民大增。他只有如此做,才能有更多的人活下來。他言辭激烈地羞辱死者,唾棄自盡者……他希望藉助這種方式,減少人自殺。他希望百姓看到官府不許收屍後,百姓便活下去,寧可仇恨官府,也不要再自殺。

    “相信那小二殺死掌櫃一事,也出於同樣世道的原因。若是打開錦城的《縣誌》,打開蜀州的《州志》,死亡人數的變化,災民人數的改變,甚至賦稅的增減,我相信都能看出喬宴在開國後的兩年所為,給蜀州帶來了什麼。

    “換言之,劉府君接任蜀州刺史時,蜀州已經被喬宴治理得差不多了。你享了他的功,卻要敗他的名。”

    劉祿半晌不說話。

    好一會兒,他才咬牙:“你說的這些不過是自己猜測,就算《縣誌》《州志》有數字變化那也不能說明什麼。自開國後,我大魏三百州的狀況本就日益好轉,這是陛下治理之功,非喬宴個人之功!”

    晏傾道:“拿陛下,拿朝政站隊壓我嗎?好吧,我們先掠過此事不談,依然說回喬宴。當我對喬宴產生好奇時,我最好奇的,便是喬宴為什麼會死。他不是攜紅顏歸老,而是與自己的嫂嫂在那兩年中互相照顧,他不是主動辭官,而是被人害死在大柳村的枯井中。

    “大柳村的村民們目睹了這一行兇現場,所以他們成為了盜戶。他們握著這個把柄,官府便得一直養著他們,任由他們掠奪四方財產,成為蜀州一股怎麼除也除不掉的盜戶。而這不是因為除不盡,只是因為官府投鼠忌器。

    “但此時我尚不能確認他是被私人所害,還是被一群人所害。

    “這時候我的主簿張文,與鍾郎君帶給我兩個不同的消息,實際上這是同一個消息。張文告訴我,在喬宴當官的年代,有不少士人棄了文,去從事其他經營。而鍾郎君帶我去鐵像寺,鐵像寺的方丈又告訴我,一個殘廢的老和尚圓慧曾經有當舉人、去長安參加科考的機會,但是放榜時圓慧大叫不公。觀他之後遭遇,我們可知當年他並未中舉。那他所說的不公,自然是說科考不公了。”

    劉祿厲聲:“胡言亂語!科考是我國大策,上下奉行,官民叫好,豈容你在這裡顛倒黑白!你在這裡說不公,難道你不是科舉出身?哪裡不公了?”

    晏傾徐徐道:“科舉起初,對於寒門子弟是有些難處的。但是此事太大,我們此案不涉及這般大策,只著眼蜀州之事便好。我懷疑蜀州官府在放榜時,改了州考的名額。將寒門子弟去除,用世家子弟代之。如此,才會有士人棄文、圓慧喊不公之舉。

    “如此,我——”

    “胡說胡說!”劉祿大肆打斷,不能讓晏傾再說下去,他一雙鷹隼般的眼睛裡燒著火星,“無論當時發生什麼事,那也是喬宴當官時發生的事!如果真的有罪,那也是喬宴的罪,如何能算到我們頭上?而且你、你……”

    他咬牙切齒:“你沒有證據!”

    晏傾說:“我在等證據。”

    劉祿和眾人微怔:“什麼?”

    雨撞鐵馬,聲如裂帛,在一片寂靜中,閃電劃過天際,一陣腳步聲打破了此間令人窒息的氣氛。

    張文喘著氣,從門外一路跑進來:“少卿,我帶著圓慧來了!”

    眾人齊齊回頭,雨棚下官員們目光或疑惑、或凝重、或驚懼,站在正堂下的劉祿身子晃了一晃,向後跌退,靠在了博物架上。

    淋著雨的老和尚被張文拖拽進來,這老和尚抬起臉,滄桑的、皺紋縱橫的臉上,根本看不出是雨水還是淚水。

    劉祿不安地嗤笑:“一個又啞又聾的殘廢有什麼用……”

    晏傾溫聲:“但是你已經覺得不安了。當我去鐵像寺那日,當我見到圓慧的那日,方丈不正聽從你的話,將你給喬宴安上的罪,借方丈的嘴轉述給我嗎?

    “你還想殺了圓慧……可惜那方丈行兇的時候,我已經囑咐過鍾郎君多照看鐵像寺。去年原永與你交換銀錢時,鍾郎君來殺你們。當時你們想反殺鍾郎君,無奈碰上我,我只要抓活口……你們的計劃被我打亂,那鏢局成為了你們的眼中釘,偏偏你們不敢再下手了。

    “而且,誰說一個又啞又聾的人,就什麼也做不了呢?”

    雨水中,圓慧被張文攙扶著,一步步走向他們。

    他的每一步,都讓在場諸人不自在。

    他到正堂上,倏地跪下,從袖中展出一張伸冤書——

    以血書寫,字跡扭曲。

    他張著這封書,舉給在場所有人看。就好像數年前,他也同樣伸冤過——

    那時恃才傲物的才子蒙受不公,覺得以自己的才學如何能榜上無名。更可笑的是榜上有名的數人,在他眼中皆是才氣不存之人。他在縣令府前大鬧,又跪去州刺史府。

    他要求查看試卷,是否自己真的才疏學淺。

    哪怕不公開,只讓他看一眼便好。

    他跪在雨地中高呼:“那姓陳的考完就喝醉在小錦裡,把自己的答卷漏底漏了個乾乾淨淨,誰不知道他寫了什麼?他這樣的人尚且榜上有名,為何我無名?

    “不知諸位大儒以何標準評卷?學生不服!學生要上京告你們……”

    那時候的雨,沉黑如墨,壓於此身。

    而他口中“姓陳的”,便是如今的陳縣尉。他坐在雨地中,臉色慘白,垮著肩,嘿嘿低笑。

    陳縣尉口中喃喃:“完了,全都完了……我就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

    圓慧跪得渾身發抖。

    這一伸冤路,他走了數年。當時刺史是喬宴,他被人打廢后,是喬宴將他安頓在鐵像寺,讓他隱姓埋名。

    他以為那是機會——

    既然刺史相信他,刺史願意查這件事,那怎麼會查不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