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睽睽 作品

第125章 血觀音18

    晏傾偏頭:“妹妹也覺得?”

    徐清圓:“他目光渾濁,神思不屬,整個人一直在發呆。這真不像一位堂主該有的樣子。”

    晏傾若有所思:“他確實狀態不佳,與尋常人不太一樣,看上去像是生病了……”

    徐清圓搖頭:“哥哥,生病是你這樣的,不是他那樣的。他的樣子不是像生病,他更像是、像是……”

    她一時找不出合適的詞,只好道:“反正我不信這樣木呆呆的人能當好觀音堂的領袖。”

    晏傾莞爾。

    徐清圓見他笑了,便眨著眼一目又一目地側過臉看他。

    許是她看久了,他臉熱側頭,低聲:“怎麼了?我哪裡不妥?”

    徐清圓輕聲:“你方才一直在走神呢……你是在思考聖母觀音和維摩詰的事嗎?你也信這個傳說嗎?”

    晏傾想片刻,慢慢道:“凡事必有現實為基底,才能勾出一個傳奇故事。聖母觀音若有俗名,有存在過,那她前往西域去探望維摩詰的故事,真真假假下,便有幾分真。

    “我確實在思考這個故事,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徐清圓認可。

    徐清圓喃聲:“聖母觀音是佛學信徒的話,西域又盛行佛學,她探病維摩詰的故事藉助了佛學傳說,但真相必然不是一個佛學故事。

    “若是我們不將聖母觀音當做成佛者來看,她活著的時候,應該更接近於觀音堂對外宣教的一個形象,和觀音堂堂主的利益是在一處的。她前往西域,即使真的是拜見維摩詰,也不會獨獨是去辯佛。

    “這個故事,更像是兩位先鋒不動聲色的一次試探,沒有戰火的一場交戰,是一次不會被任何史書記錄的‘外事’。這個披著佛學光華的故事背後,是利益交換,收買或屈服,戰爭或和平。無論他們談了什麼,最終結果是,甘州婬祀盛行,五胡和平定居,李將軍他們沒有發動戰事。

    “王靈若,王女郎,王娘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巾幗吧。”

    晏傾抬頭,看著天邊飛雲。

    他聽徐清圓疑惑問:“那麼維摩詰又是誰?這個故事用的‘探病’,但是主動前往,本身就是下位者面對上位者的姿態。這不像是‘探病’,像是‘拜見’。西域中什麼樣的人物,擔得起這種拜見?恐怕南蠻王莫遮,都不能讓觀音堂的聖母觀音這樣紆尊降貴吧?”

    徐清圓開玩笑:“難怪南蠻王想統一西域。恐怕南蠻王就想成為西域中的‘維摩詰’。我希望王娘子見的‘維摩詰’,不是南蠻王。”

    而徐清圓繼續沉思:“那麼,他們除卻雙方立場,談了些什麼?這個故事不可能真的完全虛構,聖母觀音會想和維摩詰談什麼呢?

    “是割肉施鳥的意義,還是煉指燒臂的痛苦?博學多識的維摩詰……如果這個人真的存在的話,他會如何回答王娘子,他是要求佛入山,還是披荊入世……”

    晏傾輕輕開了口:“妹妹再這樣漫無目的地猜下去,恐怕自己都要編出一個新故事了。”

    徐清圓赧顏。

    她卻抬頭,與晏傾一同回頭看被拋在身後很遠的聖母觀音廟。她伸手輕輕拉住晏傾,靠近他一些,才覺得不那麼冷。

    她低聲:“我真正想的是什麼,哥哥知道嗎?”

    晏傾:“通往菩提彼岸淨土之前,人間勢力與野心利益糾纏著的雜念,是否包含在聖母觀音與維摩詰那場會談中?”

    徐清圓搖頭。

    她在他身邊暴露自己的軟弱:“我沒想那麼多,我聽管事說了聖母觀音割肉給人吃的故事,只覺得害怕。在傳說故事中,她看著慈善聖潔,仁愛無比。在我們陰謀滿滿的猜測中,她擁有智慧和野心,可以無聲地化解一些矛盾。

    “她好像是一個好人,可她擁有更真實的一面。觀音堂留下的故事說她成佛了,但真實現實中,她必然是死了。她為什麼而死?是不是見過維摩詰之後,她很快就死了?

    “聖母觀音娘娘普度眾生,可是王靈若……不獨獨是聖母觀音。她不可能是真正的神佛,為什麼卻被塑造成了神佛?她也許不是真正善良美好的人,但如果我們拋卻故事神化後的奇蹟,看到的是她走向神壇中,在拋棄一些什麼。

    “清雨哥哥,好像沒有人聽見她的呼救,沒有人救她。

    “她不是真正的聖母觀音,她好像被傷害了。”

    她打個冷戰,晏傾垂下眼。

    徐清圓顫聲:“可觀音案,不可能僅僅如此簡單,對麼?”

    他們沉默中,聽到一個小乞兒憤憤不平的聲音:“哼,什麼爛活,小爺不幹了!我才不拜聖母觀音呢,我爺爺說,聖母觀音都被你們挖了眼睛割了肉……”

    罵罵咧咧的大人聲音追在後面:“又一次褻瀆聖母觀音的!小子你有本事停下來,別讓老子追上!”

    晏傾和徐清圓二人對視一眼,看向那被追的滿頭大汗的小乞兒。乞兒對他們扮鬼臉一笑,髒汙的臉上只有一雙眼睛明燦,他扭頭就跑。

    大人們:“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