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八百二十五章 韭菜能割幾茬是幾茬



這事讓駐防金山府的陸軍第二十六軍高層很被動!





畢竟第二十六軍的軍司令部就在金山城呢,同時第二十六軍作為陸軍在美洲僅有的正規軍,肩負著控衛整個北美洲的戰略任務。





並在北美洲的重點開發地區金山府部署了一萬多人的兵力,其中包括了第十六師這個甲等師的大半兵力。





金山府,可以說正規軍兵力不少,再加上地方上的民兵力量,防護能力可是相當強悍的。





結果還是被那些土著摸進來襲擊了一個移民定居點!





這要是小規模滲透進來的土著也就算了,偏偏還是一股近千人規模的土著兵力,這都沒能提前發現並攔截,自然是屬於陸軍方面的失職。





北美巡撫衙門那邊,直接噴軍方還不算,這還準備寫報告回國彈劾軍方呢。





這第二十六軍的高層丟了面子,甚至還有可能挨國內的訓斥自然是不可能就這麼算了。





惱羞成怒的第二十六軍高層,直接調動第二十六軍裡的精銳部隊出擊,勢要抓到肝膽大規模襲擊楚國移民定居點的土著部落,然後把他們挫骨揚灰!





接受這個任務的就是第十六師第六十三團下屬的第一營。





該營是第十六師,也是整個北美地區裡第一個換裝後裝線膛步槍,即十八型步槍的部隊。





該部隊不僅僅進行了換裝,連編制都是根據新的步槍進行了改動,從以往的六個步兵哨縮編為四個步兵連。





這也是楚國首次採用連、排、班這些稱呼,摒棄了以往的哨,隊,小隊等稱呼。





連下設立三排,排下設立三班,每個班十四人,一個步兵班裡,除了班長外,還會有副班長以及一個資深士官。





在執行一些複雜戰鬥的時候,可以由班長,副班長,資深士官分別率領四個士兵,形成三個相對獨立的五人戰鬥小組。





之所以搞三個戰鬥小組,這倒不是說為了搞什麼三三制戰術之類的,純粹是為了方便指揮,畢竟班長一個人很難直接指揮十三個人,得有副手協助他。





同時也是為了施行迂迴進攻戰術,在緬甸戰場的時候,楚軍的小規模部隊經常這麼打仗:正面四五個人形成一個戰鬥小組,利用掩體射擊正面牽制,壓制敵軍。





兩個同樣由四五個人組成的戰鬥小組進行兩翼迂迴……最終對敵軍形成三面夾擊的狀態。





軍方高層琢磨研究了後,覺得這種基礎迂迴戰術很靠譜……於是乎將這種前線基層將士們自發採用的戰術在編制上給予了確定。





其他的編制基本也是在實戰中進行明確的,比如把步兵哨從六個,縮編為四個步兵連。





就是因為實戰中發現,因為採用了後裝線膛步槍,士兵們的作戰間隔加大後,一個步兵營的展開寬大加大,這也導致了營官難以指揮拉的太開的六個步兵哨。





經過實戰以及模擬,最終軍方高層認為,一個營官,直接指揮四個直屬戰鬥部隊是最佳的選擇,距離適中,信息處理高效。





而到了連下,因為同樣的問題,連長直接指揮三個排就成為了比較適合的選擇。





排直接設三個班也是同樣的原因。





大楚帝國陸軍裡新一代的散兵戰術編制,是根據後裝線膛步槍以及散兵戰術的諸多特點,最終敲定下來的編制!





這種編制其實也不是為了加強火力或其他東西,純粹是為了指揮起來更方便一些。





除了四個步兵連外,這種新編制的營還編有一個後勤排。





至於炮兵當然是沒有……畢竟這只是個幾百人的步兵營,而火炮的話一般只有團級部隊裡才會配給,只有在戰鬥的時候才會臨時下放給步兵營進行配合作戰。





只是團級使用的步兵炮還沒有搞出來,現在的新式步兵作戰,其火炮支援需要師級的75毫米山炮負責。





這樣的一個營,戰鬥步兵加上後勤人員以及傳令兵以及其他輔助人員,人員可以達到六百多人的規模,並配屬大量的騾馬。





人員比以往的線列時代要少了一些,但是戰鬥力卻是成倍增加。





第十六師第六十三團下屬的第一營就是屬於這樣的營,除了這個營外,進軍的楚軍還有一個騎兵哨以及一個炮兵排以及一個輜重連。





同樣清一色裝備了後裝線膛槍炮的新式部隊。





這三支部隊,組成了一個臨時性的混成營,總兵力約千人規模。





為了收拾那些膽大包天的當地土著,當地楚軍高層直接把他們僅有的一個新式混成營都給派了出去。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