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老祖 作品

第1423章 傷亡八千多人

 杜飛看見這兩個人就知道怎麼回事。

 關於這次跟阿美莉卡達成f-1的協議,京城方面也給與了支持。

 不然事情不可能這麼順利。

 這本來就是一個雙方的妥協,如果沒有背後的花果,僅憑杜飛和林天生,份量都遠遠不夠。

 至於說合作的f-1戰鬥機可能落到花果手裡。

 這本來就是計劃之中的,只不過不能放在明面上說,需要古晉作為跳板。

 此時的阿美莉卡在技術上擁有絕對信心,他們相信就算把飛機,甚至是圖紙,送給了花果,也不怕花果能夠仿製他們的戰機。

 跟速聯武器的系統工程不同,阿美莉卡和西方武器更多是依託現有技術的方案整合。

 阿美莉卡很少針對一種武器,設計製造一個全新的系統,而是找現有的東西,將其成合起來。

 不管是戰鬥機還是坦克,都是這個路數。

 能夠這樣做的前提是他們有領先的科技基礎。

 相比起來,速聯因為基礎技術落後,也採取類似的方法,最終攢出來的東西,性能肯定拉胯。

 這才沒辦法,只能依託手裡的技術,對其進行系統性的重新設計整合。

 儘量使其爆發出匹敵阿美莉卡的綜合性能。

 速聯的戰鬥機、坦克、潛艇的設計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正是靠著這些奇思妙想,才能讓速聯在工業技術落後一代的條件下,在軍備競賽中與阿美莉卡分庭抗禮。

 花果工業化的老師是速聯,走的也是速聯的路數,只是底子更差,能力更弱。

 完全不具備可靠的,足以製造第三代戰鬥機的工業基礎。

 所以,阿美莉卡完全不擔心花果仿製。

 況且在阿美莉卡看來,杜飛與諾斯羅普合作的f-1本身也沒多先進。

 在他們眼中,f-14、f-15是最先進,最強大的三代戰機,其次是在競標中勝出的f-16,失敗的yf-17並不多優秀。

 就算讓花果把yf-17的技術搞明白,也是十幾年甚至二十年以後,那時他們早就有了第四代戰機了。

 正因有這種信心,阿美莉卡那邊才會這樣半推半就把飛機提供給杜飛。

 實際上他們的想法一點沒錯,以目前的水平花果的確沒法吃透第三代戰機的絕大多數技術。

 但這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要知道當初在搞核歉艇的時候,壓根兒連實物都沒見過,靠的是一個玩具模型。

 現在至少有實打實的飛機,不僅有實物還有組裝圖紙。

 只不過裡邊的各個子系統零部件,必須從阿美莉卡進口,被卡脖子不可避免。

 從機場出來,杜飛先跟王東明以及那名國內來的人進行了會談。

 經過介紹,杜飛知道那人姓張,在聶主任身邊當過秘書,目前在負責殲八改的項目推進。

 張主任眼睛發亮,明顯十分興奮,卻控制著情緒,詢問了關於f-1戰鬥機的具體情況。

 杜飛一一作答,最後道:“張主任,東明,我是這樣想的,根據目前的情況,直接把f-1引入國內並不現實,我們必須看考慮阿美莉卡的國內輿論,最好能把國內相關搞技術的同志集中調過來,入職古晉這邊的飛機組裝廠,然後有針對的進行仿製……”

 張主任和王東明都拿出本子進行記錄,雖然張主任的級別不低,但是他清楚杜飛的情況。

 面前這個年輕人竟然硬是從阿美莉卡嘴裡摳出了最新的第三代戰鬥機。

 要知道,從最早的f-14算起,第三代戰機從出現到現在也才幾年。

 現在開始涉足,也算是跟上了世界先進水平。

 沒有杜飛的努力,再過十年都未必能觸碰到這種水平的戰機。

 杜飛又道:“飯要一口口吃,我的想法是不要指望一開始就仿製出整機,先從子系統開始,一則降低技術難度,二則容易出成果,研究明白一個子系統,就能立即拿出來安在我們自己的飛機上……”

 原本張主任和王東明過來,是希望能夠先搞一架f-1回去進行拆解研究。

 沒想到杜飛反倒要把國內的技術專家要過來。

 這件事張主任沒法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