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老祖 作品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紮根安家

 (明天請假一天,帶父親上醫院)

 數日後,杜飛一行人從殺特返回國內。

 經過幾天,中東地區又回到了原先,剛被撒大木的飛毛腿報復之初,優泰方面信誓旦旦要再報復回去。

 聲稱巴比倫的行為是犯罪,是不可容忍的。

 卻隻字不提是他們率先挑釁,派飛機突入巴比倫境內的實行襲擊。

 僅僅幾天,優泰方面的口風就變了好幾次,從一開始的不可容忍,到後來的必須調查,再到後來只說救援不提報復。

 相比起來,反而撒大木更強硬,叫囂著如果優泰敢再派飛機,或者採取別的什麼措施攻擊巴比倫,必將遭到更加無情的反擊和報復,隨即話鋒一轉,提起巴了斯坦,提起敘里亞被佔的格蘭高低,還有挨及被佔的西奈半島……

 只是之前氣勢洶洶發動的中東版鋼鐵洪流,最終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面對波斯的強力阻擊,撒大木損失了不少坦克,卻沒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波斯的正面防線依然穩固,這讓撒大木氣急敗壞的把責任歸咎於優泰。

 雖然他心裡很清楚,即使沒有優泰空襲木塔茲的影響,他的部隊也很難突破波斯的防線。

 但有甩鍋的機會,他怎麼可能不利用,在報紙和廣播上大肆宣揚,前線的戰士們馬上就要擊敗邪惡的波斯人,卻在這個時候被更可惡的優泰人偷襲了,造成了戰場上的功虧一簣……

 此時,這些喧囂卻都遠離了杜飛。

 他從飛機上下來剛好下午一點,立即乘車前往朱爸的辦公室進行詳細彙報。

 “爸,果然如您所料,殺特方面直接把消息透露出去,阿美莉卡的反應很快……”杜飛一見面就拍了個馬屁。

 這次前往利亞德,提出為殺特提供五萬名僱傭軍,可不是杜飛臨時起意。

 是經過深思熟慮,上報討論後的結果。

 否則這麼大的事,杜飛怎麼可能擅自做主。

 朱爸笑著道:“看來咱們的想法沒錯,阿美莉卡的確有些繃不住了。”

 實際上,從越果撤軍開始,世界範圍的競爭中,阿美莉卡已經落入下風。

 要不然萬聖屯不可能在牽涉到花果的不少事件中妥協,包括南洋,包括東洋,波斯的石油出口。

 莫思科也是瞅準了這個時機,才肆無忌憚的在阿芙漢出手,並趁機試圖打通印杜洋通道。

 只是在杜飛穿越前的世界,速聯陷入阿芙漢戰場後的表現更拉胯,再加之上層出了叛徒,反而突然猝死。

 但在此刻,誰也沒法預料到十年後的情況,即使是阿美莉卡內部也有不少人對未來十分悲觀,認為社會主意必然取代資本主意,他們這些萬惡的資本家註定失敗。

 這種情況下,阿美莉卡精英層的焦慮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這次杜飛在殺特突然落子,正是利用這種焦慮心態,同時也是試探阿美莉卡的真實情況。

 雖然花果相比,這幾年經濟發展、正治穩定,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卻也不是無懈可擊。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交接班……

 從朱爸那邊出來,杜飛沒直接回家,這幾天朱婷沒在,隨團去聯合果總部開會。

 孩子由姥姥帶著,不需要杜飛操心,他索性直接回了消防器材公司。

 這次從撒大木那邊拿回來一大批仿製飛毛腿的訂單。

 之前杜飛承諾,從古晉調運三十枚導彈給撒大木應急,但後續撒大木肯定要重新補充庫存。

 這次大規模使用地對地導彈,如此大規模的導彈攻擊,在二戰後是第一次。

 撒大木通過情報彙總,算是嚐到了甜頭。

 八十多枚飛毛腿導彈給優泰城區造成了很大破壞,對撒大木來說勉強算一種削弱版的戰略威懾。

 雖然手裡的錢捉襟見肘,撒大木還是拼命擠出資金。

 再就是殺特,僱傭軍計劃不管成不成,都讓哈立德國王意識到,花果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臨走時,讓杜飛帶回來將近三十億美元的武器訂單。

 意思就是買賣不成仁義在,反正對於殺特來說,這些錢總歸要花出去。

 關於這兩筆交易,有不少具體工作需要落實。

 杜飛回到消防器材公司,給眾人打了個突襲。

 這邊雖然知道他從殺特回來了,但是按照慣例最早也得明天過來。

 不過消防器材公司到現在的規模,自有運行的慣性和制度,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需要杜飛簽字拍板。

 回到熟悉的辦公室,裡邊每天都有人打掃,並沒有一點灰塵。

 杜飛剛坐下,就傳來敲門聲。

 杜飛說了聲“進來”,抬頭看向門口。

 一名青年從外邊走進來,臉色微微泛紅,胸膛有些起伏,卻儘量控制著呼吸。

 來人正是杜飛在消防器材公司的秘書張雲生,剛才聽說杜飛突然回來,立即從中路院跑過來。

 “領導~”張雲生叫了一聲,心裡有些忐忑。

 作為秘書,應該是最心腹的人,但他這個秘書當的,似乎始終沒有獲得杜飛的真正認可。

 他的工作範圍僅限於消防器材公司,從沒有滲透到杜飛的生活,或者別的工作上。

 “雲生啊~”杜飛笑了笑,指著放在門口的一些東西:“那些東西你給分一分。”

 杜飛每次回來都會帶些禮物,大多是不太值錢的土特產。

 張雲生應了一聲,這種事他熟稔的很,拿眼睛一掃心裡就有數了。

 隨後不等杜飛問,就開始敘說杜飛沒在這段時間發生的一些重要情況。

 大部分是消防器材公司的,下屬各個工廠的,還有些關於京城,可能影響杜飛和消防器材公司的情況。

 這方面張雲生一直很用心,他知道一個秘書真正的價值。

 杜飛靠在椅子北上仔細聽著,卻在這時外邊傳來腳步聲。

 張雲生驀的停止下來。

 隨即沈佳寧走進來,瞧見杜飛詫異道:“你還真來上班了!”

 杜飛示意張雲生先去,起身向沈佳寧迎過去,笑著道:“上班的時間,我不上班來還能幹什麼?“

 沈佳寧撇撇嘴,轉而問道:“你這趟去中東,情況怎麼樣?”

 杜飛道:“還成吧~撒大木那邊油水不多了,倒是殺特財大氣粗,未來要加把勁。”

 沈佳寧一聽,露出幾分笑容,卻遮掩不住眉宇間的愁緒。

 杜飛心中一凜,自從大仇得報後,沈佳寧許久沒有這種情緒。

 能讓她這樣的事情不多。

 杜飛不由得有些擔心,難道……不過也是了,畢竟歲數大了,誰都免不了。

 杜飛仔細回想,剛才跟朱爸見面,朱爸的眉宇間似乎也潛藏一抹擔憂。

 只是沒有沈佳寧這麼明顯。

 杜飛跟沈佳寧說了一會兒話,沈佳寧沒提,杜飛沒多問,心裡合計晚上回家問問朱爸。

 真有什麼情況,下一步怎麼辦?

 無論如何眼下的大好局面必須穩住。

 想到種種不確定,拿到殺特幾十億美元訂單的好心情也散了大半。

 直至晚上下班,回到機關大院。

 剛進屋就看見朱媽在接電話。

 小正澤趴在茶几上寫字,聽到門聲一抬頭,頓時眼睛一亮,喊了一聲“爸”!

 杜飛眉開眼笑,走過去道:“臭小子,想爸沒有~”

 “想了~”小正澤到了愛搗蛋的年紀,平時跟院裡的小朋友玩打仗遊戲,扯著脖子喊叫,喉嚨總是啞的。

 杜飛伸手揉揉他腦袋,一腦袋頭髮好像刷子,又硬又直,有些扎手。

 小傢伙用腦袋在爸爸手掌裡蹭蹭,小半個月爸爸媽媽都沒在家,他早就想極了。

 杜飛哪會看不出來,,笑著道:“過來讓爸抱抱,看長肉沒。”

 小正澤把鉛筆一丟,一下撲倒杜飛懷裡。

 杜飛把兒子抱住,感覺到沉甸甸的,才十歲就八十多斤,個頭也漲到一米四多了。

 這時朱媽打完電話,杜飛才把兒子放下,回頭叫了一聲“媽”。

 朱媽笑呵呵道:“剛才你爸來電話,說今晚上回家吃飯。”

 杜飛道:“那敢情好。”隨即拿出給朱媽帶的禮物:“媽,這是給您買的化妝品,殺特王后給推薦的。”

 朱媽拿過來看了看:“我這都多大歲數了,老太太了,用什麼化妝品。”

 杜飛道:“媽,您可一點不老,再說這都是保養皮膚的,擦完了一點看不出來,回頭您試試。”

 朱媽有些意動:“真看不出來?”

 這兩年,與阿美莉卡和西方的交往,國內多少受到一些影響。

 尤其女裝和化妝品,隨著風氣的寬鬆,消費量快速增長。

 正說著話,從二樓傳來一陣哭聲。

 朱媽立即放下手裡的東西,快速往樓上跑。

 上邊雖然有保育員幫忙看著,她也是不放心。

 杜飛也想老二了,正想跟著一起上去,卻發現小正澤低頭,氣呼呼的噘噘嘴。

 杜飛也是從這個年齡過去的,性格敏感,胡思亂想,尤其是家裡有小弟的男孩。

 “來~”杜飛伸手掐住咯吱窩,往上一提溜舉到頭頂上。

 小正澤順勢起到脖頸上,雙手扶著爸爸腦袋,立即興奮起來。

 杜飛抓著他腳脖:“走,上樓看看小弟去,你可小心,別磕腦袋。”

 小正澤騎大馬似得顛了兩下,好在過去蓋房子都高,上樓的時候小正澤一歪,趴在杜飛頭上就能過去。

 等到樓上,房門實在不夠高,這才放下來。

 小正澤已經忘了剛剛的自怨自艾,跑過去幫著姥姥一起鬨小弟。

 又過一陣,朱爸從單位回來。

 晚飯已經備好,朱媽沒工夫動手,直接叫大院食堂的廚師開的小灶。

 倒也沒什麼特殊的,一大碗紅燒肉,一盤蒜蓉青菜,一盤韭菜雞蛋。

 這兩年,糧食問題大抵上解決了,全果開始大規模養豬,老百姓平時想吃口肉已經不難了。

 餐桌上,朱爸吃的不多,倒是看杜飛狼吞虎嚥吃了三大碗米飯。

 “還是咱家的大米飯好吃!”杜飛吃完了,發出靈魂感慨。

 朱爸笑道:“中東那邊不是也吃大米嗎?”

 杜飛道:“大米跟大米可不一樣。”

 “那倒也是~”朱爸起身道:“去書房說。”

 杜飛應了一聲,亦步亦趨跟著過去。

 到屋裡直奔茶葉櫃:“爸,今兒別抽菸了,咱爺倆喝口茶?”

 朱爸剛從兜裡摸出煙,卻是動作一頓,旋即道:“也好,那就喝茶。”

 杜飛拿出茶葉罐子,麻利沏上一壺。

 因為白天已經說過這趟去中東的情況,晚上沒必要再說一遍。

 杜飛得知今天朱爸提前回來吃飯,就猜到朱爸有私密的事要跟他談。

 再聯想到白天沈佳寧的愁緒,杜飛不由得心跳加速。

 朱爸端起茶杯,頂著熱氣喝了一口。

 杜飛也跟著喝一口,率先提起話頭:“爸,是不是有啥情況?”

 朱爸挑了挑眉:“啥情況?”

 杜飛道:“下午我回單位,看見沈佳寧,狀態不太好。”這意思已經很明瞭。

 朱爸嘆口氣:“是啊~前幾天是有些危險,不過現在沒事了,聽張先生說,今年沒問題。”

 杜飛鬆一口氣,這位張先生是經方大家,醫術造詣極高,沒有十分把握,不會說這種話。

 然而聽話聽音兒,既然今年沒事兒,那明年怕是……

 想到這一節,杜飛也只能無奈搖頭。

 自然規律,人力難違。

 但無論如何,必須穩住大局。

 好在眼下內外形勢都還不錯,因為工業快速增長,需要大量工人。

 前些年插隊下鄉的已經全部回城了,甚至出現了兩家單位搶一個人的情況。

 再就是農村戶口轉非農戶口,這兩年超過兩千萬人放下鋤頭,從農村進入城市工作。

 這些人跟杜飛穿越前的農民工可不同,一來就是有編制的工人,是真正能紮根安家的。

 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只要不是心氣兒太高,頭一年進城當工人,次年就能娶媳婦。

 根據正策,單位正式職工只要結婚,原則上就要解決住房問題。

 有工作,有媳婦,有房子,接下來就是一兩年一個的生孩子。

 就算有計劃生育正策,最少也得生兩三個。

 然而,剛到七月份,南邊卻出了問題。

 杜飛得知情況,不由得眉頭緊鎖起來。

 杜飛跟沈佳寧說了一會兒話,沈佳寧沒提,杜飛沒多問,心裡合計晚上回家問問朱爸。

 真有什麼情況,下一步怎麼辦?

 無論如何眼下的大好局面必須穩住。

 想到種種不確定,拿到殺特幾十億美元訂單的好心情也散了大半。

 直至晚上下班,回到機關大院。

 剛進屋就看見朱媽在接電話。

 小正澤趴在茶几上寫字,聽到門聲一抬頭,頓時眼睛一亮,喊了一聲“爸”!

 杜飛眉開眼笑,走過去道:“臭小子,想爸沒有~”

 “想了~”小正澤到了愛搗蛋的年紀,平時跟院裡的小朋友玩打仗遊戲,扯著脖子喊叫,喉嚨總是啞的。

 杜飛伸手揉揉他腦袋,一腦袋頭髮好像刷子,又硬又直,有些扎手。

 小傢伙用腦袋在爸爸手掌裡蹭蹭,小半個月爸爸媽媽都沒在家,他早就想極了。

 杜飛哪會看不出來,,笑著道:“過來讓爸抱抱,看長肉沒。”

 小正澤把鉛筆一丟,一下撲倒杜飛懷裡。

 杜飛把兒子抱住,感覺到沉甸甸的,才十歲就八十多斤,個頭也漲到一米四多了。

 這時朱媽打完電話,杜飛才把兒子放下,回頭叫了一聲“媽”。

 朱媽笑呵呵道:“剛才你爸來電話,說今晚上回家吃飯。”

 杜飛道:“那敢情好。”隨即拿出給朱媽帶的禮物:“媽,這是給您買的化妝品,殺特王后給推薦的。”

 朱媽拿過來看了看:“我這都多大歲數了,老太太了,用什麼化妝品。”

 杜飛道:“媽,您可一點不老,再說這都是保養皮膚的,擦完了一點看不出來,回頭您試試。”

 朱媽有些意動:“真看不出來?”

 這兩年,與阿美莉卡和西方的交往,國內多少受到一些影響。

 尤其女裝和化妝品,隨著風氣的寬鬆,消費量快速增長。

 正說著話,從二樓傳來一陣哭聲。

 朱媽立即放下手裡的東西,快速往樓上跑。

 上邊雖然有保育員幫忙看著,她也是不放心。

 杜飛也想老二了,正想跟著一起上去,卻發現小正澤低頭,氣呼呼的噘噘嘴。

 杜飛也是從這個年齡過去的,性格敏感,胡思亂想,尤其是家裡有小弟的男孩。

 “來~”杜飛伸手掐住咯吱窩,往上一提溜舉到頭頂上。

 小正澤順勢起到脖頸上,雙手扶著爸爸腦袋,立即興奮起來。

 杜飛抓著他腳脖:“走,上樓看看小弟去,你可小心,別磕腦袋。”

 小正澤騎大馬似得顛了兩下,好在過去蓋房子都高,上樓的時候小正澤一歪,趴在杜飛頭上就能過去。

 等到樓上,房門實在不夠高,這才放下來。

 小正澤已經忘了剛剛的自怨自艾,跑過去幫著姥姥一起鬨小弟。

 又過一陣,朱爸從單位回來。

 晚飯已經備好,朱媽沒工夫動手,直接叫大院食堂的廚師開的小灶。

 倒也沒什麼特殊的,一大碗紅燒肉,一盤蒜蓉青菜,一盤韭菜雞蛋。

 這兩年,糧食問題大抵上解決了,全果開始大規模養豬,老百姓平時想吃口肉已經不難了。

 餐桌上,朱爸吃的不多,倒是看杜飛狼吞虎嚥吃了三大碗米飯。

 “還是咱家的大米飯好吃!”杜飛吃完了,發出靈魂感慨。

 朱爸笑道:“中東那邊不是也吃大米嗎?”

 杜飛道:“大米跟大米可不一樣。”

 “那倒也是~”朱爸起身道:“去書房說。”

 杜飛應了一聲,亦步亦趨跟著過去。

 到屋裡直奔茶葉櫃:“爸,今兒別抽菸了,咱爺倆喝口茶?”

 朱爸剛從兜裡摸出煙,卻是動作一頓,旋即道:“也好,那就喝茶。”

 杜飛拿出茶葉罐子,麻利沏上一壺。

 因為白天已經說過這趟去中東的情況,晚上沒必要再說一遍。

 杜飛得知今天朱爸提前回來吃飯,就猜到朱爸有私密的事要跟他談。

 再聯想到白天沈佳寧的愁緒,杜飛不由得心跳加速。

 朱爸端起茶杯,頂著熱氣喝了一口。

 杜飛也跟著喝一口,率先提起話頭:“爸,是不是有啥情況?”

 朱爸挑了挑眉:“啥情況?”

 杜飛道:“下午我回單位,看見沈佳寧,狀態不太好。”這意思已經很明瞭。

 朱爸嘆口氣:“是啊~前幾天是有些危險,不過現在沒事了,聽張先生說,今年沒問題。”

 杜飛鬆一口氣,這位張先生是經方大家,醫術造詣極高,沒有十分把握,不會說這種話。

 然而聽話聽音兒,既然今年沒事兒,那明年怕是……

 想到這一節,杜飛也只能無奈搖頭。

 自然規律,人力難違。

 但無論如何,必須穩住大局。

 好在眼下內外形勢都還不錯,因為工業快速增長,需要大量工人。

 前些年插隊下鄉的已經全部回城了,甚至出現了兩家單位搶一個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