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八百一十五章 再接再厲

 
實際上,江遠偵破積案,經常有挑錯的舉動,不如此,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想得出一個不一樣的結果,無異於緣木求魚了。

 
江遠取出屍檢報告,道:“屍體被發現的時候,呈現巨人觀,屍僵已緩解,屍體解剖時,見右側枕顳部顱骨粉碎性骨折,硬腦膜完整,腦組織自溶,舌骨未見骨折,頸、胸、腹部皮下組織及肌肉呈氣腫狀……”

 
江遠將屍檢報告讀了一部分後,再道:“死亡原因是顱腦損傷,外加機械性損傷。法醫分析,兇器符合具有長條形接觸面、硬質、易於揮動的鈍器,推測是金屬棍棒。另外,繞頸部條帶狀皮膚損傷,有部分區域伴有皮下出血,該傷符合軟質條索狀物體,如繩索勒頸所致。這部分的判斷挺好,但是……”

 
雷鑫知道,這才是戲肉。

 
“法醫對屍體的年齡判斷有問題。從報告來看,屍體恥骨聯合面較平坦,似有嵴痕,腹側斜面未達頂端,下角出現,腹側緣基本形成,背側緣外翻不顯著……這個觀察的有問題,而且有較大差別。”江遠敲了敲桌子,此時也略微有點猶豫。

 
屍體的年齡判斷是基礎,但基礎並不意味著簡單。

 
尤其是通過骨頭來判斷,哪怕是有骨盆的情況下,年齡的判斷依舊有太多的模稜兩可的地方了。這裡有太多的經驗因素和主觀因素的成分。

 
其實,看骨頭就跟看人臉是類似的,正常人在正常情況下,基本都能根據一個人的臉,給出一個年齡的估算。

 
看骨頭也是類似的,只是法醫們將之更加細化了,儘可能的給出種種具體的參數,但是,遇到比較特殊的人,或者在特殊環境裡的屍體,這就好像面對化了妝的人一樣,年齡判斷的準確度,會大打折扣。

 
而年齡錯了,屍源就更難確定了。

 
“回頭我要重新看一下骨頭,再做具體的判斷。但就目前的信息來說,原法醫判斷28歲正負1歲的年齡,屬於是錯判了。”江遠很快給出了部分答案。

 
“錯的多嗎?”雷鑫馬上追問。

 
“應該挺多的。”江遠道。

 
“好好好……我的意思是說,這就屬於是有新的線索了。”雷鑫等人之前查找屍源的時候,自然要結合年齡來查的,如果實際年齡與判斷的年齡相差比較大的話,排查不到屍源的原因就有了。

 
刑警大隊的教導員在旁,則是毫不猶豫的掏出手機,道:“我喊牛法醫帶著骨頭過來吧,這個案子應該是老牛跟過來的。”

 
“可以。”雷鑫說著將教導員拉到一旁,道:“你給老牛說,不要有負擔,讓江法醫挑出錯來不算錯,態度先端正起來,你給他好好做做思想工作。”

 
“明白。”教導員鄭重其事,這項工作,可比安慰離婚的民警要高光多了。

 
恢復更新了。向關心的朋友彙報一下,手術順利,當天就能下床走動了,但是有點昏沉沉的,類似感冒的症狀,這兩天已經好多了。休息了差不多8天吧,其實第一天不用休息的,當時還沒開始做手術,但是情緒太緊張了,強行碼字效果也不好。反而是手術完成以後,心情比較輕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