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風力實驗

事實上,孔明燈的製作工藝很簡單,民間用紙就可以做,科學院製作的孔明燈另有他用,需要用皮子。

很快,市面上絕大多數牛皮被一掃而空,牛皮沒有了,就買羊皮,甚至狗皮,最後,連賣驢皮阿膠的老店都斷了貨源。徠

接下來,便是此次研究的關鍵,高空氣流。

古人很早就開始研究天氣,梅純在抄寫古籍的時候,發現了很多類似的書籍。

比如說,戰國時期的莊子提出風的形成來自於空氣流動的影響,並提到日光和風可以使水蒸發,進一步影響風的大小的方向。

秦代形成相關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須向朝廷彙報雨情,以及受雨澤或遭遇氣象災害的天地面積。

到了漢代,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圭表測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節氣。

東漢哲學家王充的《論衡》一書中,指出雷電的形成與太陽熱力、季節有關,雷為爆炸所起,應劭的《風俗通義》提出梅雨、信風等名稱。

三國時期,人們進一步掌握了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係,趙君卿注的《周髀算經》中,介紹了“七衡六間圖”,從理論上說明了二十四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係。徠

兩晉時期,“相風木鳥”及測定風向的儀器盛行,姜芨指出貼近地面的浮動的雲氣在星體上升時,能使星間視距變小,並使晨夕日色發紅。周處的《風土記》提出梅雨概念。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充分探討了氣象對農業的影響,並提出了用燻煙防霜及用積雪殺蟲保墒的辦法;北魏曆法《正光歷》,將七十二氣候列入曆書;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劃分出一年中最冷和最熱的時節。

隋唐及五代時期,王冰根據地域對中原的氣候進行了區域劃分,杜臺卿《玉燭寶典》,摘錄了隋以前各書所載節氣、政令、農事、風土、典故等,保存了大量農業氣象佚文,李淳風的《乙已佔》,記載測風儀的構造、安裝及用法。

宋代對於氣象的認識更為豐富和詳細,在雨雪的預測及測算方面更為精確。

北宋地理學家沈括《夢溪筆談》,涉及有關氣象的如峨眉寶光、閃電、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風、竹化石、瓦霜作畫、雹之形狀、行舟之法、垂直氣候帶、天氣預報等。

南宋紹興酒秦九韶《數書九章》,列有四道測雨雪的算式,說明如何測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再到元末明初的婁元禮撰寫的《田家雜佔》一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自正月類至十二月類,每月都按天記載占候。中卷按天象,即日、月、星辰、大氣光學及雲霞變化等、物象,即鳥、獸、草、木、魚、山、水、潮汐等,分門別類,用大量天氣、氣象諺語預報天氣的演變、氣候的變化以及農業的豐歉。下卷是三旬、六甲、氣候、涓吉、祥瑞等類。徠

全書有五百多條記述,如地面溼潤甚者,水珠如流行,主暴雨作;若得西北風解散,無雨;梧桐花初生時,赤色主旱,白色主水;諸如此類。

這些記錄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天氣、氣候變化的一些規律,大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並引用了大量精湛諺語,如“上風雖開,下風不散,主雨。”即上風方向雲雖已散開,但下風方向雲未消散,預兆要下雨。用雲的移動來說明高空氣流的幅合情況,方法巧妙,結論正確。

此書最大的價值,是記錄天氣的同時,系統地說明對流性天氣的形成,提出了最初的風力原理,認為是太陽輻射使地面變熱,氣流上升,謂之風。並記錄了海風、陸風、颱風等各種天氣平均值及年、日較差計算法、大氣光象等大氣現象。

梅純在謄抄了大量古籍之後,在前人的基礎上,自己總結歸納了一套完整的空氣對流相關經驗,並記錄成冊。

在天上飄蕩的這幾天,他也沒閒著,每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