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天大的陰謀

鄺埜點了點頭,說道:“回皇上,正是!”

朱祁鎮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又問道:“方孝孺當初是什麼官職?”

曹鼐比較清楚,便回道:“建文帝即位後,方孝孺先後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

“什麼?”

朱祁鎮詫異道:“方孝孺名氣這麼大,才只是個翰林學士?”

曹鼐點頭道:“正是。”

朱祁鎮感覺似乎有些好笑,又問道:“區區一個翰林學士,如何能拉攏到八百多名黨羽?”

鄺埜回道:“建文初年,實行新政,恢復薦舉制,這個建議便是方孝孺提出,並且由此人具體實施,以至短短三年來,經薦舉入朝為官者多達千人,御史陳英查出來的八百七十三人皆與方孝孺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這些事朱祁鎮並不熟悉,就算前身這個名副其實的皇帝,也不會去研究靖難那段歷史。

燕王朱棣起兵靖難,落下造反的名頭,他自己也懶得洗,老子就是造反了,怎樣啊?

後世子孫便默認了祖上造反起家的事實,對於當時的細節也不再追究,只知道結果就夠了。

鄺埜繼續說道:“這八百七十三人其實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全都來自江蘇、浙江一帶。”

朱祁鎮立刻發現問題所在,問道:“豈不是明目張膽的結黨?就算建文帝再糊塗,也不可能容忍這樣的事發生!”

鄺埜說道:“老臣推測,或許當建文帝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已經身不由己了。”

這件事沒有定論,只能靠推測,試想一下,建文皇帝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建議下開新政,肯定是想有一番作為的。

誰成想,新政開著開著,卻成了這些人結黨營私的手段。

薦舉制可以繞過科舉,隨意提拔自己的人,等到建文帝發現端倪的時候,朝廷之中已經多了一千人。

偏偏在這個時候,他最大的對手是北境的燕王,根本無暇內政的問題。

直至燕軍破城,燕王朱棣繼位,這個問題也就留給新一任皇帝去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