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頌 作品

第144章 編號144

    媽媽。

    易鶴野備註上的名字,忽然覺得一陣無比的難過。

    “媽媽”已經被拖去強制報廢很多很多年了。

    一手把易鶴野撫養長大的“媽媽”,是個款式老舊的家居型機器人,她沒有與人類相似的身體,她是一臺長得像手推車一樣的機器。

    易鶴野至今也不知道媽媽是從哪兒把他撿到的,也不知道誰出於什麼樣的程序驅使,才讓她產生了“收留自己”這樣的行為,他只知道“媽媽”確實是個非常典型的機器,甚至連稱作人工智能都十分勉強。

    這樣一臺破舊到隨時都會故障的機器,帶著一個人類的幼嬰,生活也註定是十分艱難的。

    易鶴野對一些太早的細節沒有記憶,他只是後來聽貧民窟裡的其他阿姨提起過。

    他被媽媽剛抱回家的時候大概出生不到兩週,看起來皺巴巴的一團,沒有人相信媽媽可以把他養活。

    事實證明,媽媽確實不是一個好媽媽,但是易鶴野的生命力卻真的很強。

    他從嬰兒時期就不怎麼愛哭,除非餓到不行,媽媽聽到孩子吭哧吭哧小聲抽泣,才像是接到指令一般,給他喂四處借來的奶粉喝。

    住在附近的阿姨告訴易鶴野,媽媽雖然不太看得懂孩子的狀態,但卻又很懂怎麼照顧孩子——大概是在網上下載了很多資料,她清楚什麼階段的嬰幼兒最適合喝什麼樣的奶粉,知道什麼樣的蔬菜水果和主食最適合成長階段的孩子。

    她每天都會擬一張易鶴野專用的菜單,再把他放進自己的車斗裡,一邊照看他,一邊帶著他到附近打工賺著孩子的伙食費。

    易鶴野有記憶的時候,就一直和媽媽在一起生活了。

    他習慣媽媽所有的遲鈍、木訥、不通人情,也習慣了機器固有的語言習慣、行為模式。

    在這樣的環境裡,易鶴野也耳濡目染地活成了一個小機器人的模樣——

    他沒有接受過任何情感相關的教育,那些人類天生特有的本能,也在媽媽一次又一次不理解的反饋中被消磨殆盡了。

    漸漸地,他忘記了哭和笑的意義,不知道喜歡和厭惡的區別,他把“餓了”叫作“能源不足”、把“生病”了叫作“發生故障”。

    正常孩子四五歲就認識很多字,但他直到七歲才讀了媽媽給他從別人那裡借來的書。

    那本書上的字他一個都看不懂,旁邊比他小很多的小屁孩看見他窘迫的樣子,先是炫耀一般大聲讀出來這些字,然後就嘲笑他是傻子機器養出來的傻瓜。

    這是大概是他第一次感覺到憤怒,那種屬於人類的情緒像是從胸口裡爆燃起一簇火來,滾滾熱浪翻湧而上,完全不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