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過樹梢的熊 作品

第三百九十二章 兩道勒痕

“人被發現的時候,房間的門是鎖著的。房間裡只有一扇窗戶,但外面用鐵條焊死了,大概是為了防盜,能夠進入房間的只有這扇門,唯一的鑰匙在抽屜裡,門鎖也沒有被破壞的痕跡。”

  “知道你肯定會來現場,所以這裡任何東西都沒有動過,包括王令朝的屍體。”

  王韋忠指著屋子裡詳細地介紹著。

  方如今微微仰起頭,屍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微微打著轉兒,有些詭異。

  聽著王韋忠的敘說,他圍著屍體轉了幾圈,“師兄覺得是自殺還是他殺?”

  沒等王韋忠回答,方如今忽然看到王令朝的鞋子上有泥漬,輕輕觸碰,尚未完全乾透。

  “鞋上的泥我也發現了。”王韋忠說,“王令朝值完班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時間並不是很長。從站裡回家,有一片背陰的低窪地帶,步行的話很容易在鞋子上沾上泥,所以這個很正常。”

  “屋子裡沒有發現其他人的腳印或者可疑的痕跡,表面上看來就是王令朝畏罪自殺。”

  方如今看看他,說:“但是你心裡不這麼認為對不對?”

  王令朝完全可以選擇逃跑,而不是自殺,尤其是設計一個密室自殺,完全就是多此一舉。

  “屍體放下來吧,好好看看!”方如今招呼門口的行動隊員。

  這時,方如今忽然看到了掛在牆上的一根魚竿。

  “師兄,王令朝平時喜歡釣魚?”

  王韋忠搖搖頭:“不太清楚。”

  當孫教授的學生走進來的時候,四名行動隊員剛剛將屍體從房樑上放下來,平放在地面上。

  這位被孫教授十分推崇的學生叫郭華旻,也是臨城大學的教師。

  他簡單打過招呼之後,便上前查看屍體。

  方如今也湊了過去,發現屍體的手指縫中也有泥漬,應該是死者沒有洗乾淨的緣故。

  王韋忠之前倒是並未注意到這個細節,皺眉道:“難道這個傢伙還摔了一跤?”

  說著又去查看死者的衣物,卻並沒有發現類似的痕跡。

  方如今說:“也許是他在摔倒的一剎那用手撐住了,所以衣服上並沒有留下泥漬。”

  這時,郭華旻開口了。

  他戴著一雙白手套,手法十分的專業。

  “死者的死因是因頸部的索溝而引起的窒息,脖子邊緣有一圈黑紫色的痕跡,除了胳膊扭曲,瞳孔收縮如針孔之外,身體各部無瘀血、紫青,也沒有任何的外傷。”

  死因是窒息,這個結論幾乎沒有什麼懸念,可方如今要的並不完全是這個答案。

  他立即問:“那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

  郭華旻指著屍體的頸部道:“死者脖頸處雖然有兩道勒痕,大小粗細也不完全相同,看上去並不像是一次自縊造成的。”

  這倒是在方如今的預料之中,死者脖頸處的兩道勒痕幾乎重疊,不細看的話幾乎看不出來。

  方如今借了雙白手套,打開抽屜,一把鑰匙靜靜地躺在一個金屬煙盒的旁邊,拿起鑰匙打量。

  王韋忠立刻說道:“沒有,鑰匙上沒有發現指紋。”

  方如今問:“是不是連死者的指紋也沒發現?”

  “是的,被處理過了!”

  方如今微微皺眉,轉而又檢查了門閂,發現門閂是被人用暴力撞擊或捶打導致的斷裂。

  “這都是兄弟們在破門而入是弄的。”王韋忠解釋說。

  桌上和地面都收拾的乾乾淨淨,就連抽屜裡的物品也是整整齊齊,附和一個醫生的生活習慣。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眾人靜靜地看著方如今在房間內走來走去,檢查著每一處細節。

  這時,負責檢驗指紋的人說:“致使死者死亡的,就是吊在他脖子上的繩子。但是有些奇怪,通過勘驗,只在脖頸處發現了死者一人的指紋。”

  司法部雖然在民國四年京師第一監獄試點成功後,發佈試辦指紋法令,通令監獄部門開始實踐,但因經費困難與運用的問題,推廣的計劃成為泡影。

  後來,內政部警察機關先後效仿外國建立指紋制度,但採用種類每多不同,不但法警之間技術標準大不同,而且監獄之間、警察內部實踐標準亦不相通,分歧嚴重,雜亂無章。

  但不管怎麼說,警察部門已經認識到了指紋對於案件偵破的重要性。

  在臨城警察局便有專門負責指紋採集和鑑定的指紋股,目前已經採集指紋兩萬五千餘個。

  臨城站雖然沒有專門的指紋鑑定機構,但卻有專業技術人員,是站長從南京司法部花費了一番力氣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