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召集血脈”


  幽州。

  幽州位於大秦最北,毗鄰極北之地,其氣候苦寒,地貌多貧瘠且荒涼。

  北漠郡。

  幽州最北的數郡之一,真正意義上的大秦邊陲之地,沙漠地貌,也是整個大秦環境最為惡劣,危險最多的地方。

  因為其環境的惡劣,北漠郡的人口很少,最大的郡城也不過堪堪幾十萬人。

  而除了郡城,之下的城池屈指可數。

  整個北漠郡恐怕才數百萬人口,還不足揚州的之地一縣之地的人口。

  因為其特殊性,北漠郡劃分的行政區很少,下轄不足十縣。

  其中寒沙縣範圍全部在沙漠地帶,除去十多萬人口的縣城,之下再無一城。

  在沙漠地貌之中,想要建立城池必須要依託綠洲,但綠洲卻也不是亙古不變的。

  曾經的歷史上,寒沙縣也是有過上百萬人口的“大縣”,下轄還有著數座城池,但因為各自種原因。

  當然,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綠洲的衰亡,導致一座座城池衰落,其中的居民不得不另謀出路,背井離鄉。

  其中大部分都很難在這無盡的荒漠之中存活。

  時至今日,整個寒沙縣,竟只剩下了一座十來萬人口的縣城。

  以及一些生活在荒漠之中,追隨著綠洲遷移而遷徙的“野蠻人”。

  實際上這些“野蠻人”與尋常“秦人”無異,大多都是從曾經那些破敗城市逃亡而出的倖存者。

  大量的逃亡者,自然會產生少量的倖存者,這些倖存者如果足夠幸運就會在綠洲之中繁衍生息。

  但因為遠離文明社會,資源匱乏,一般不過幾代便會逐漸衣不蔽體,成為“野蠻人”。

  這些“野蠻人”在沙漠之中追尋綠洲而生存,逐漸形成了如“部族”一般的聚集體。

  這些“部族”少則數十上百人,多的甚至能有數千上萬人,他們雖然被稱作“野蠻人”,但卻自有一套不依靠城市也能在野外生存下去的方式。

  這也是蠻荒之地的一大特色,人類是一種生命力很頑強的生物,即使沒有城池的庇護,依舊能另闢蹊徑,找到活下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