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稻草人 作品

第0624章 集賢院


  王圭有意將這兩支兵馬編入到左右武衛,加強左右武衛的實力。

  蔡允恭更希望將他們編入到齊王府的衛隊,成為齊王府的親隨。

  兩個人各有各的道理,並且各持己見,互不相讓。

  馬周和魏徵顯然是在這兩種想法中猶豫,所以並沒有出面勸架。

  或許,他們也分不清楚那個對現在的大唐更有利,那個對齊王府更有利,所以在等王圭和蔡允恭吵出一個結果。

  如果王圭勝了蔡允恭,那就按王圭的來。

  如果蔡允恭勝了王圭,那就按蔡允恭的來。

  只要王圭和蔡允恭角逐出勝者,他們按照勝者的想法來,也能避免繼續跟同僚吵架,更能避免去費盡唇舌去說服同僚接受自己的想法。

  可以說,馬周和魏徵就是在偷懶,就是在藉助王圭和蔡允恭的爭吵來分析兩種想法的利弊,也是在藉助王圭和蔡允恭的爭吵來說服自己,說服同僚。

  “為何不將他們一分為二,將長刀軍充入左右武衛,將拍刀營充入我府上的衛隊中呢?”

  李元吉可沒閒暇看王圭和蔡允恭繼續吵下去,也不會像是馬周和魏徵一樣,為了偷懶,縱容王圭和蔡允恭吵下去。

  所以在王圭和蔡允恭快要吵出真火的時候,忍不住開口。

  長刀軍和拍刀營各有優劣,也各有特點。

  長刀軍還是陌刀隊的前身。

  所以讓長刀軍去左右武衛,配合左右武衛的兵馬把陌刀陣提前搞出來,對大唐最有利。

  拍刀營的實力雖然比長刀軍強,在戰場上的威懾力,以及戰鬥力也比長刀軍大,但拍刀營的侷限性太大了,必須得是力士,必須的操控著巨刃,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這就沒辦法在軍中推廣了,因為軍中沒有那麼多力士,整個大唐也找不出那麼多力士分派到各軍,並且讓他們組成拍刀陣。

  杜伏威當年組建拍刀營的時候,搜空了東南道,以及東南道附近各道的力士,也只湊出了兩百人而已。

  以大唐如今的人口基數,以及州道的數量,能湊出的力士估計也就一千多不到兩千人。元寶小說

  分派到了十二衛,以及天下各都督府,那就十幾二十個人而已,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而且拍刀營在作戰的時候,對戰場的要求也很高,只能偶爾充當一次奇軍,根本不能經常用。

  所以拍刀營根本不適合編進軍中。

  更適合像是玄甲軍一樣,成為大唐的一支奇兵,跟隨在當權者身邊,關鍵的時候出奇制勝。

  “殿下?!”

  “……”

  王圭和蔡允恭聽到了李元吉的聲音,停下了爭吵,主動迎上了前。

  馬周和魏徵也不敢繼續坐著看熱鬧了,也一起起身迎上了前。

  ….在接受了他們的參拜以後,李元吉笑道:“這種事有什麼好吵的,只需要依照他們的特點,分析分析他們適不適合被編進軍中不就行了?

  在我看來,長刀軍更適合被編進軍中,因為他們的特點在於兵刃,而不是人。

  只要他們在軍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我們就能依葫蘆畫瓢,在各個軍中設立長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