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餑糊 作品

第一百零五章 無愧於心大丈夫


 待到聽完師父後半段論評他親生父親的話語,心中一凜,暗道:我生父究竟是何身份,竟能在遼國朝中說得上話,能左右得了國家大事?這樣一位造福萬民的大英雄,當真是契丹人,當真是我的父親嗎?


 家國之仇,滔天之恨!


 其時契丹人在宋人心中的形象,早已被妖魔鬼怪化,觀念根深蒂固,宋人談及遼人,恨不得生啖其肉飲其血,可謂是人人得而誅之。


 喬峰以宋人的身份,在這種環境下生長三十年,耳濡目染,自然受影響極深,這也是他契丹人的身份被道出後,為什麼他極不願也極難接受,甚至心生自卑的原因,對於自己的生父竟是那般一位大德大義之士,只覺不可思議。


 不僅是他,即便在場的眾人也是難以置信,契丹人中怎會有如“百曉生”所說的那種高尚之人。


 只聽智光大師嘆聲說道:“阿彌陀佛!當年我們親手害死了一位造福萬民的活菩薩,確是大錯特錯,委實無顏對人。”


 眾人見智光大師臉現悲慼之色,顯然是對此事耿耿於懷,心中抱愧萬分,又得他話語證實百曉生所言非假,一時譁然:契丹人中竟還有這等大英雄?!


 蕭峰心中悲痛,對著方牧野拜了下去,說道:“師父,弟子今日始知自己和父親姓名,盡出師父恩德,弟子感激不盡,懇請師父告知,家父是何身份,當年雁門關外的帶頭大哥,又是何人?”


 方牧野將蕭峰扶起,說道:“峰兒,你我師徒之間,無需客氣見外,你想知道,為師告訴你就是。”


 正待為蕭峰解答之時,智光大師突地緩緩說道:“我佛慈悲!方施主,蕭施主,當年帶頭大哥鑄成大錯,三十年來日夜憂心如焚,生怕遼兵南下,痛悔自責,苦受熬煎,受的罪也已大得很了。世上怨仇宜解不宜結,怨怨相報,殊屬無謂,不如心下坦然,一笑了之。”


 他言下之意,便是希望方牧野不要講出帶頭大哥身份,也希望蕭峰不要前去尋仇,當然他極為敬重帶頭大哥,亦不想損了他的聲名,這一點卻是不能道出了。


 方牧野看著智光大師搖了搖頭,嘆道:“大師深陷局中,想是已忘了覆過即是行過,無論是覆己過,還是覆他過,都是在積累罪業。當年做了錯事,便應該懺悔贖罪,如今還想著隱瞞,大師的佛,又修在了何處?”


 智光大師聞言,頓時默然,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