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三酒 作品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性調研的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願意說的很詳細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就會獲得相對較多的投資。久而久之,市場上也就形成了一種風氣和習慣,面對專業的投資機構的調研,基金經理是會非常詳細地解釋自己如何做投資。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依舊有基金經理不說,或者說說不清,那就是兩種可能。

  第一種,基金經理本身能力問題,他確實是說不清,這樣的基金經理一般來說都是剛從研究員轉行到基金經理時間不久,本身能力還有所欠缺,那自然不會獲得大多數投資機構的青睞。

  第二種情況則是之前說的掛羊頭賣狗肉,本身基金經理的操作方式和對外宣傳的方式就不一樣,所以當詳細的細緻的詢問的時候,是說不出來的,甚至可能會出現前後矛盾的情況。

  所以如今市場上大多數投資機構對於基金調研的態度就是隻選擇能清晰說明自己如何賺錢的基金經理,如果出現說不清的情況下直接剔除。

  畢竟一個基金經理說不清自己是如何賺錢的,這裡邊可能出現的風險就太多了,比如抬轎行為。所謂的抬轎行為,指的是一家基金公司或者是某個基金經理犧牲自己大多數的基金產品,為一支產品鋪路。

  比如,先讓a產品買入某隻股票,當a產品買完之後,再讓手中管理的其他產品買入對應的股票。

  這樣,短時間內大量的資金湧入,a產品買入的這支股票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那麼對應的股票股價就會在短時間內極速上漲,上漲之後,a產品再賣掉這支股票。這樣,a產品就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這種抬轎行為是以犧牲大多數的產品為代價來獲取收益的,又因為沒有辦法提前判斷被抬轎的是哪一支產品,所以這種行為是受到絕大多數投資者所排斥的,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是一樣的。

  所以,投資機構只會選擇能夠清晰說明自己如何賺錢的基金經理的產品。在清晰說明自己如何賺錢的基金經理中。投資機構會再進行選擇哪一些賺錢的方式未來大概率可持續。哪一些賺錢的方式未來大概率不可持續,再進行剔除。

  經過多輪反覆多次的研究,經過定性定量的分析,最終能剩下的投資標的就已經非常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