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三酒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謊言的三個要素

    趙婷笑了笑道:“這個態度,指的是說話的人的態度,語氣、表情、動作等等所表達出的信號。

    我們每一個語言、動作、語氣、神態等等,實際都是在對外界傳達信號,這個信號別人是會接收到的,如果這個信號表達的信息是和你說的信息不一致,那麼就會讓人懷疑你話語的真實性。

    這也舉個例子吧,就比如你跟我保證一件事情的時候眼神躲閃飄忽、語氣猶猶豫豫,那你覺得我會相信你的保證嗎?

    換位思路考一下,你會相信嗎?保證的人自己都不太肯定,他的語氣、神態都已經跟外界表達出他自己不太確定這個事實,所以即使他的話語中沒有常識性的以及邏輯性的錯誤,那麼依舊會有人質疑他言語的真實性。

    這就是剛剛說的三個關注點,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其實網上有很多關於如何騙人,謊話怎麼說才容易被人相信的說法,其實無非就是這三點而已。

    無論是你說的將真話打亂順序重新組合,還是其他的諸如半真半假的說法都逃不過這三點。

    打亂順序重新組合因為話語本身是真的,所以不存在一些常識性的錯誤和問題,說話的人本身知道對方不可能在話語本身上找出錯誤,所以一般也會相對的自信一些,可能存在問題的地方就在於在重新排列組合的時候,話語間的邏輯關係是怎麼樣的。

    很多那些網上的說法,都是通過固定的某種模式,使得這三點中的一點或者兩點被固定。

    說謊的人原本需要同時顧及三點,但是通過固定的模式減少了需要顧及的方面,最終只需要顧及其中的一點或者兩點就可以了。

    需要顧及的方面少了,犯錯以及被拆穿的可能也就小了,所以也就不容易被人發現了。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