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鋒01 作品

第26章 一波一波的核彈顛覆正在路上(第二更~~求收藏求票票~)

    但後來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了。

    10秒都是命門,何況10秒之後的領域呢。

    為什麼他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後來有論文討論過身體的適應性和身體自動分配體能的關係。

    桐生祥修的做法開始是2槍一個訓練極限單元,後來為了儘快突破,變成了345678槍一個極限訓練單元。那麼看起來是不是刻苦了,是不是越刻苦就越厲害?

    可惜,錯了。

    因為人體存在一個“身體默會認知特徵”。

    如果你跑的訓練單元和比賽賽制接近,那麼你就會在比賽中更好的接近你的日常訓練狀態。而如果你的訓練單元是割裂的、分散的、並且隨意亂加次數和數量,那就會產生一個“身體默會認知特徵”。

    你的身體會根據你的訓練單元,下意識分配這方面的狀態和體能。

    尤其是無氧運動,肌肉的肉體記憶會建立潛在的狀態分配方式。

    如果你的極限訓練單元是2次,你的身體就會下意識分配2次為最佳。

    換言之,你的訓練單元是4次,那麼你的身體就會下意識分配4次為最佳。

    別看就這麼點區別,對於頂級運動員來說,“身體默認供能”,2次就是比4次要供能大。

    所以你會看到,後來蘇神自己也說自己換了教練後,極限訓練強度反倒是變小,更多變成了某個方面的單元性針對性強化。這個論點在他的論文中也有發表,正好和前面《運動理療》、《國際運動營養學與新陳代謝雜誌》、《運動機能康復雜誌》的文章觀點類似。

    有趣的是,博爾特當年也是因為覺得以前的教練極限訓練太多,他很不舒服,然後才換了後來的主教練。就這個問題他的父母甚至表示強烈反對,認為他是想要偷懶,不想吃苦。這一點清楚的記錄在博爾特紀錄片裡面。

    所以瘋狂訓練法,並不一定就正確,可惜現在全世界都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身體配置默認供能說法”。國內就更不可能有。

    眼下就算是亞洲跑步一哥曰本,也都是瘋狂苦練法。

    這一點,也是蘇神下一步準備和寧德鮑探討的問題。

    是的,不用說,肯定又是一個“顛覆性”的核彈衝擊。

    不過寧教練反正已經被衝擊過一次了,再來一次,應該適應性會提高吧。

    蘇神默默想到。

    ……

    第二天,寧德鮑帶著他們進行拉伸後,蘇神看到了一個曾經很熟悉的面孔。

    也是號稱他國內最強勁敵的男人。

    ps:第二更,第一個300票到了,俺麼今晚會繼續加更~~~

    小紫說到做到,大家想要看更多,就多多投票吧,小紫這邊啥都缺。

    這麼認真肝sci各國論文,應該值得大家投點票票,護護小紫的小肝臟吧。嘿嘿~

    大概應該要凌晨後,小紫手速實在是一般。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