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道者 作品

第846章 元固顧道功




    這是他提升功行之後,導致氣息充溢一時難以抑制之故,但是他很快便駕馭住了這股力量,使周身氣機一如以往馴順。



    這一次他將可用神元填入了大半進去,不過仍然還需留下了些許,這是因為他只需要擁有能夠繼續往前行進的根基便可,而眼下已然是足夠了。並且下來還有一件事需要做,也同樣需要用到神元。



    按照真法記載上所言,修道人在煉就元神,成就玄尊之後,便可以說是超拔塵俗,與世相離了。



    可只是到這一步,修士仍舊有“實”存於世間,乃是以變求長生,你需得時時與天地保持陰陽之衡,天地變動你也要隨之應變,如此方能萬世長存。



    可這般一旦應變不上,那麼就會導致本元流逝,乃是壽數被天地殺去。



    一般來說,修士若是一心靜持,那麼還能勉強跟上這等變化,但要是與人鬥戰消耗,失了對應,那麼損去本元是無法補回來的。



    這就是為什麼在內層和外層,修士的壽數會有缺損,而在上層,不說天地滋養,應變幾若於無,更有玄糧補益虧耗,增固根基,大利於身,那又怎麼會功行不精進?



    而在這一步境地內的元神修士,天地若崩,那麼可棄肉身,使元神出,就是道書上所謂的“棄殼”之法。



    可在道書之上,這只是下等功果。上等功果在於“舍形”。舍形非是捨身,而是不再受單純形體之束縛,入世則化身,出世則化神,身與神乃是一體兩面,而只要有一神寄虛,則形身不滅。



    這裡修道人身形就好比是渡海之舟筏,只要神我還在,那舟筏隨時可換,也隨時可以再造。



    上等功果與下等功果相比較,差距並不在法力功行之上,而是在於道行修持上,若有變劫,一個可顧世,一個不顧世,但若說哪個更可避劫長存,那自然是上等功果為上。



    而再進一步,形神相照,陰陽互濟,那就可往更上層走了。



    不過雖然功果分得上下,可只是道行之上的差別,於鬥戰能力並無多少提升,仍就身處在元神境中,所以只論鬥戰的話,下等功果的修士若是鬥戰能力足夠強,那仍是有機會將之擊敗的。



    但有一點,取了上等功果的修士因為元神已然超脫到了另一個層次之中,所以與之鬥戰的修士要是自身沒到那個層次,就算將之打敗消殺,沒法將之徹底殺滅,其人終歸還可以靠著寄虛之元神重塑身軀回來的,只是回來時日有長有短罷了。



    張御身為玄廷守正,自然知曉,如今的天夏和上宸天中,就有一些取得了上乘功果的修道人,這些人許多都是修道長遠。



    此前與他交過手的修士,比起這些人來,也只能算是晚輩罷了。而他也唯有達到這等層次之中,才能具備戰勝或是斬滅此輩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