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節 心動

    昨兒豆腐腦送了一甕,老太爺也就用了一碗,餘下的家裡人都嚐了嚐味兒,那滋味爽滑鮮香,她是知道的。

    雖說這玩意兒是黃豆做出來的,但做出來的豆腐腦白嫩如玉,一看便不是低賤的食物,放到大酒樓裡也使得。便是擺上富貴人家的餐桌,也不寒磣。

    這做豆腐的手藝,哪能輕易傳給外人?

    若是拿這個當生意,都能發家。

    最關健的是,如今外頭可沒有這叫豆腐的東西。

    但凡是別人沒有的東西,這就是好生意啊。

    是能傳家的手藝。

    郭氏忙道:“可別瞎說,這哪能往外傳?便是我們是血親,但到底分了家,這可是傳家的手藝,能惠及子孫後代的本事,豈可對外說道?往後哪怕是別人問了,也不能說!伯孃的話,你們須得記著。”

    七尋昨兒就對靈素說過,豆腐的生意她打算給大爺爺這一房。不過也不叫人白承情,畢竟人情債最難還。

    她只教個做豆腐的流程,沒打算實際參與。畢竟做豆腐說白了,又不是什麼複雜工藝,賺的就是個辛苦錢。就問她家這幾人,誰能受這份苦?

    若是叔祖父這一房願意做豆腐生意,等以後賺了錢,給自家一層份子錢就得了。對於自家來說,多少也是個進項。

    何況豆腐生意未必不能做大。

    其實主要是,就七尋那腦子和見識,往後賺錢真不難。因此她是真沒在意這做豆腐的手藝。再說了,族人們都過的好了,將來她家的好才能不顯出來。

    對她來說難的是,能保住賺回來的錢。否則再多的銀子,都是招災的根源。

    靈素便便笑道:“知道伯孃是為我們好,不過這豆腐的做法,是小尋搞出來的。她說了,做這豆腐,若只自家吃的一點,費些事兒罷了,但若做的多,當成生意,卻極為辛苦。黃豆原是賤物,就是做出花兒來,也賣不上高價,原就賺的是份辛苦錢。我們家您也知道的,爹和哥哥們要讀書,我還得學醫,妹妹們年紀還小,也沒這力氣乾重活,且尋常也得讀書和學些女紅,哪裡有空?可放著豆腐這麼好的東西不做,也是可惜了。小尋說了,大伯在鎮上做賬房還好,三叔和四叔卻沒個長久的生計,與其給外人幹活,且不如自家做些生意。這東西做出來不愁賣,倒能長久,家裡便有了穩定的進項。往後哥哥弟弟們還得讀書呢,光靠那幾十畝地,還有叔父們打短工,哪裡供得起?若是真能把生意做起來,往鎮上也好,縣城也罷,開個豆腐鋪子,三叔四叔在家負責做豆腐並送貨,大伯負責守著鋪子,便都有事忙了。豈不比給外人幹活強?再則,做豆腐剩下的豆渣,是再好不過的牲口伺料,大伯孃和三嬸四嬸還能多養兩頭豬。如今我爹已是舉人,咱們家開個鋪子,做點小生意,也不怕叫人欺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