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怕肥 作品

第一百二十四章節 老孃就是穩健

    蒸熟後再曬的紅薯條別提多甜且有嚼勁,是相當不錯的零食。生紅薯切條或片曬乾,煮粥的時候放一點,也特別香。

    最重要的是,紅薯粉是各種粉中,口感最好的。

    有了這玩意兒,金陵鴨血粉絲湯可以走起啦。

    李行簡在意的不是口感,在追求數量的階段,質量可以退而求次。

    他只關心:“這幾樣新物,你們從山林中弄了多少回來?夠明年試種的嗎?”

    七娃想了一下,自己掛掉前,剛好收了一批玉米和紅薯土豆,量不多,但每種也有千斤左右,土豆和紅薯這兩樣都是發芽後分塊種植的,足夠試種的。玉米就更別提了,一粒種下去就是一株,發芽率高的話,一兩斤的種就能種上一畝地。

    辣椒更好解決。

    當然,對於這種調味料和蔬菜,有玉米土豆紅薯專美在前,李行簡沒心情關心它。

    七尋真為辣椒感到委屈。

    沒有辣椒,美食少了多少色彩!

    “除了這種紅色的調味料外,其它的都有七八百斤。”

    留個二三百斤,自家嚐個鮮。

    再說,試種又不可能大面積種植。每樣種上個幾畝,就足夠了。瞭解一下當地的土質,氣候,對畝產的影響,還得考慮天災等因素,老實說,不試種過幾茬,完善種植方法,誰也不敢大面積推廣的。

    新糧的種植也罷,糧種的改良也罷,都是最花費時間的事情。這是長期工程。如果她因為對這幾樣植種的瞭解就貿然推廣,那才是不負責。

    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存放在哪?帶我去瞧瞧。”李行簡激動道。

    七八百斤做種,不算少。李行簡恨不得現在就把這些東西都搬回縣城藏著。

    如果真能試種成功,畝產千斤的新糧品種在他手上誕生,雖然不是他發現並試種成功的,但卻是他主持試種成功並且推廣的,從此大夏無餓死之百姓,這是何等的潑天功勞和功德?

    別說是他,哪怕大夏帝在此,也淡定不了!

    七尋:......

    東西都在我空間裡呢,我上哪讓你看去?

    先把人穩住,我跑個旮旯裡取出來,再領您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