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怕肥 作品

第九百六十三章節 少年夢想照進現實



            

            

            待長輩們嘖嘖稱奇的都登上飛舟,七尋駕駛著飛舟,直躍雲層之上。

為了讓老人家們看一看天上的風景,她還特意開啟了飛舟的透明窗戶。

此時,飛舟上空是雲之上湛藍到沒有一絲雜質的天空,腳下是集飄緲與壯闊這兩種矛盾的氣質於一身的雲海,老人家這會兒也不再端著長者的嚴肅穩重了,尤其是老太爺,因為身體變得年輕,這會兒更是放飛自我,驚歎之聲毫不收斂。

甚至還有兩位曾考過秀才,並有秀才功名在身的老人家,當場賦詩一首,還拉著其它幾位老人家,給予點評,誓要分個高下。

被迫當裁判的幾位老人家當場就翻了白眼,老子也就是識得幾個字,不算白眼瞎而已,你們這酸詩,老子知道個屁的高下。

老太爺雖然沒考科舉,但人家正經讀過書的人,鑑賞水平還是有的。他與族老們平輩,雖然現在看著是年輕,但他的年紀,比這些人還長十來歲,因此毫不客氣的給出了點評。

高下是沒什麼高下的,就三個字,都不行。

其實秀才的作詩水平是有的,要不然也考不了秀才功名。

要七尋來評判,她覺得,反正是比她水平高。

至少她就做不出這等水平的詩。

而且兩老乍見生平最美之景,靈感暴發,身為這兩首詩的作者,人家兩位老人家視為生平最巔峰之作的作品,確實是難得的佳作嘛。

好不好的,那也得看和誰比不是?

那和她娘這種開掛的文聖比,肯定是不怎麼樣。

但就秀才這個水準而言,確實是靈感之作。

因此作為唯一的氣氛組成員,七尋一邊操控飛舟,一邊給予了熱死的鼓掌。

“我家老太爺要求太高,我卻覺得曾叔祖們的詩都特別好。既是好詩,自得記錄下來,流傳下去。回頭我請我娘給兩位叔祖的詩抄錄一下,再裝裱好,送還兩位叔祖,當作傳家寶,讓家中子孫後輩,往後都能讀一讀曾叔祖的佳作,如何?”

這馬屁拍的,絕對撓到了癢處。

自己的詩能得以流傳下去不說,那配的,還是文聖手書,配做傳家寶嗎?那可太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