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鹽不進 作品

第42章 第 42 章

 潘中菊住院期間家裡的雞是賀大伯在照料,他早晚來一次,並非怕人偷,而是擔心老鼠作亂。

 “我剛數了下,缸裡有三十個蛋了,要賣麼?”褚歸洗了手,把凳子搬到廚房與堂屋的過道處,那有穿堂風,吹著涼快。

 賀岱嶽家的小土房結構簡單,進門是堂屋,堂屋左邊兩間臥房,靠外一間是賀岱嶽住的,裡側則是潘中菊的臥房,廚房與堂屋的過道在潘中菊臥房牆後,中間隔著雜物房。

 “不賣,留著我們自己吃。”賀岱嶽道,雞蛋送去供銷社一毛三個,三十個雞蛋方能換一塊錢,不如讓潘中菊和褚歸吃了補補身體。

 賀岱嶽跟潘中菊骨子裡其實一個樣,對自己節儉,對別人捨得,他早上煮了兩個雞蛋,潘中菊一個褚歸一個,而他則是稀飯小餅配鹹菜。

 臨近下工,褚歸把米飯燜在鍋裡,去老院子接潘中菊。

 “等等,成才啊,你潘大娘幹了一下午的活兒,你給她記上兩公分吧。”王成才是村裡的記分員,鐵蛋奶奶拖出一個裝玉米芯的籮筐,雖然潘中菊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但幹了活該拿的工分得拿,甭管兩分三分的,到年底多少能折算一點。

 “不用不用。”潘中菊擺手拒絕,“該我謝謝你們不嫌我添麻煩才對。”

 “要的要的!”王成才給潘中菊記了兩分,“潘大娘,我把你名字加上了啊。”

 潘中菊笑著謝過王成才,原來瞎了眼一樣能掙工分,她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進了家門,潘中菊歡喜地跟褚歸分享她下午幹活掙了兩個工分的事,嘴裡唸叨她今兒去晚了,明天按時出工,一天估計能有五六個工分。她之前天天拿八九個工分,屬於村裡女人中佼佼者,如今瞎了眼,也比村裡上了年紀的老頭老太太強。

 褚歸誇潘中菊能幹,不知不覺間和她聊起了安書蘭,聽褚歸講他身上的衣服鞋子全是安書蘭做的,潘中菊直說安書蘭厲害,她摸著褚歸衣服上的針腳:“你奶奶手藝可真好。”

 潘中菊的針線活僅限於平日裡縫縫補補,汗衫褂子之類的她勉強能做做,完全比不得安書蘭的水平。

 “嗯,我曾奶奶原來是王府裡的繡娘,我奶奶打小跟她學,打算繼承我曾奶奶的衣缽,後來不是王府沒了麼,曾奶奶便在京市開了間成衣鋪子,正好挨著我家醫館。”褚歸語氣懷念,他想安書蘭、想褚正清他們了。

 潘中菊和賀岱嶽父親的故事說來普通,跟多數村裡人一樣,到了年紀經人介紹,互相覺得合適,接著就是定日子辦酒。賀家跟潘家都是實在人,公婆大度和善,兄弟互相幫襯,沒啥糟心事。

 隨即提到賀岱嶽父親的意外去世,潘中菊並未表現出多難過,近二十年過去,當初的悲慟早已成了傷疤。孃家人勸潘中菊改嫁,她一個女人帶著幾歲的小娃娃過活哪是件容易的事。潘中菊動搖過,但她狠不下心把賀岱嶽丟下,帶著賀岱嶽改嫁,她又怕男方家對賀岱嶽不好,最終放棄了。

 賀岱嶽的外公外婆可憐潘中菊命苦,時常幫襯她。等賀岱嶽長大進了部隊,眼見著生活漸漸有了好轉,卻趕上了三年□□。

 “我回回過去他們回回說有吃的,直到他們去世,岱嶽舅舅才跟我說了實話,哪有什麼吃的啊,全是糠殼。”潘中菊抹淚,褚歸遞上手帕,暗自懊惱說錯了話,若非他先說起過往,怎麼牽扯出潘中菊的傷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