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困山村山地多,全部種滿了玉米,熱火朝天地幹了大半個月,收玉米的活兒接近了尾聲,最後一擔玉米落地,卸下扁擔的男人向大家宣告了一個好消息,外面的玉米都掰完了。

    潘中菊手一頓,村裡掰玉米跟脫粒基本上是前後腳的事,玉米掰完了,意味著她能幹的活即將告一段落。

    “大夥兒加把勁啊,爭取今天弄完收工。”村長媳婦大聲動員,眾人響應著加快了速度,一時間玉米摩擦脫粒的呲呲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手上忙活歸忙活,嘴皮子依舊上下翻飛,今日話題的中心是在家養胎的劉盼娣。褚歸被他們在嘴裡翻來覆去議論淡了,村裡唯二跟褚歸交集深的,一個賀岱嶽傷了腿腳窩在家,一個潘中菊寡言少語,掏不出他們想聽的東西,聊褚歸不如聊別的。

    他們說的話倒是不難聽,無外乎感嘆劉盼娣有福氣,嫁到了賀家這樣的好人家,公婆和善男人能幹,知冷知熱的,怪叫人羨慕。

    困山村雖小,在育齡的夫妻卻不少,主要是年齡範圍廣,從十八九歲到四十五六歲,皆有生育後代的可能性,當然受身體機能所限,四十歲以上的在極少數。

    總的來說困山村基本上每年都有人懷孕,多子多福嘛,除非情況特殊,沒有人會特意避孕。然而單單懷上是不行的,關鍵是要立得住,孕期流產、生產時的鬼門關、嬰幼兒時期的各類疾病,處處充滿風險。

    根據以往的經驗,見了紅孩子十有八九是保不住的,大伯孃沒避諱啥,語氣滿是慶幸:“可不是,多虧了褚醫生施針保胎,盼娣要出了事,我們一家人得慪死。”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大伯孃覺得劉盼娣肚子裡的孩子,她未來的孫子/孫女一定是個有福的。

    對於大伯孃的樂觀,有人附和有人撇嘴,在孃胎裡遭罪,以後莫生出個病秧子來。這話太容易得罪人,心頭想想便罷了,沒人敢明說,唯有跟大伯孃一家關係好的關切了兩句,問劉盼娣肚子裡的孩子有沒有妨礙。

    “沒有,褚醫生說了,有他在,讓我們儘管放心。”大伯孃對褚歸的信服已經達到了一個超越常規的程度,反正褚醫生說的準是對的!

    褚歸交代劉盼娣近幾日需人照料,大伯孃原打算留在家裡,工分跟人孰輕孰重她還是拎得清的,結果賀奶奶跟賀聰一老一小把劉盼娣護得沒她插手的份兒,索性來上工了。

    “劉盼娣的運氣真好。”有人拖長了語氣,胳膊肘懟了王燕燕的小臂,“要我說你也該在家歇著,你家楊朗咋不曉得心疼人。”

    “是我自己要來的。”楊朗的媳婦王燕燕挺著七個多月的大肚子,臉上沒有絲毫不快,劉盼娣躺床上養胎那是迫於無奈,至於運氣好,她這胎從懷到現在一直安安穩穩的,不也是一種幸運麼。

    許是坐著的時間長了些,壓著了肚子,小孩在裡面蹬了蹬腿,王燕燕扶腰直起上半身呼氣,一手安撫地摸摸肚子。

    “燕燕這胎肚子尖,我看肯定是個男孩。”自詡經驗豐富的楊

    二奶奶盯著王燕燕的肚子,王燕燕前面生了兩胎,全是閨女,在傳統觀思想中,生男孩才能傳宗接代的理念根深蒂固,楊二奶奶尤甚。()

    “”

    ?油鹽不進提醒您《重回六零之小村醫》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女孩哪有男孩好,楊二奶奶不贊同地垮臉:“中菊,我聽說肚子裡是男是女把脈能把出來,褚醫生會嗎?”

    潘中菊一愣,老實答不知道,楊二奶奶掃興地撇了撇嘴,繼續衝身邊的人顯擺她生男娃的經驗,生孩子這事,褚歸絕對沒她厲害。

    生孩子不厲害的褚歸將做好的艾灸條分成了兩份,多的一份放到衛生所。地裡刨食是指望老天爺賞飯吃的活,常常風裡來雨裡去的,加上困山村偏溼熱的氣候,經年累月到了一定年紀,村裡人基本上沒有一個不喊腰痠背痛的,熏熏艾灸條能讓他們好受些。

    少的一份褚歸打算給賀岱嶽留兩根,剩下的改天送到潘家去。

    離家門近的艾草被割得七七八八了,再想做艾灸條得往山上去,褚歸把這活交給了大牛他們,一堆小孩為了知了殼幾乎將四周大大小小的山坡跑了個遍,哪裡艾草長得好,他們最清楚不過。割艾草照樣算工錢,大牛幾個答應得非常乾脆,拍著胸膛保證他們一定給褚歸割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