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村長大小是個幹部,楊桂平負責處理村裡的各種事物,平常不用下地,老院子的兩間空房是村委的辦公場所,褚歸他們到時,楊桂平跟王支書幾人正在議事。




“褚醫生怎麼來了,有什麼事嗎?”




楊桂平默認賀岱嶽是給褚歸帶路的,二人一向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他們早習慣了。




楊桂平倒了兩杯水,切段的竹葉心沉沉浮浮,自從褚歸說了竹葉心的功效,村裡便流行起了喝竹葉心茶,味道清清淡淡的,比喝白水強。




褚歸放下茶杯,說了句不嫌麻煩的話可以挖點山上的茅草根和竹葉心一塊煎水,隨後側身讓賀岱嶽近前:“不是我,是岱嶽有件事想和你們商量。”




眾人的抬著視線上移,納悶地看向賀岱嶽,他能有啥事商量?




口頭的言語難以具備說服力,賀岱嶽弄了一份計劃書,文字結合他畫的簡圖,好使楊桂平他們理解。




建養殖場的地方賀岱嶽選中了一處山腳,平地建豬舍,沿山圍一圈籬笆養雞,他甚至考慮到了豬種的問題,整份計劃書完整度極高,基本上只要村委通過,便能直接著手實行。




養雞生蛋養豬吃肉的願景自然令人稀罕,楊桂平聽完賀岱嶽的講述,惋惜地遞迴了他的計劃書:“嶽娃子,你的想法是好的,不過建養殖場還是莫提了。”




村裡人誰不饞肉?是他們不想建養殖場嗎?不是,是他們不敢!




要豬長膘,單餵豬草是不行的,得配糧食,按賀岱嶽所說的規模,一年投進去的糧食不是個小數目。若順利養肥了,回報將遠超付出。




但順利,恰恰是最難的達成的。




豬和人一樣會生病,其中豬瘟更是令人談之色變,楊桂平提起往事:“五幾年那會兒,隔壁公社有幾個村聯合辦了個養豬場,大大小小加起來近百頭豬。一頭豬打兩百斤算,十頭豬兩千斤,一百頭豬兩萬斤,饞人不饞人?”




楊桂平衝王支書他們仰仰頭,得到饞人的回應後接著往下說:“公社組織大隊長去參觀,我跟著瞧了瞧,滿圈的豬,那才叫一個愛人,本來是要在我們公社推廣的。結果沒過幾天,哦豁,一場豬瘟全死完了。大的小的,一個不剩。”




推廣養豬場的事不了了之,楊桂平攤手,賀岱嶽該明白他為啥不同意建養殖場了吧。村裡養的幾頭豬全是東家西家分散開的,即使害了病,也不怕被一窩端了。




“豬瘟屬於偶然現象,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是能避免的。”賀岱嶽明白楊桂平的顧慮,世上不存在沒有一丁點風險的事,這並非放棄的理由。




“避免?你能保證一次都不發生嗎?萬一出了事怎麼辦?”楊桂平故意加重了語氣,試圖勸退賀岱嶽,失敗的後果賀岱嶽承擔不起。




踏踏實實的多好,幹嘛要以身犯險。




“出了事我進山打獵來還。”賀岱嶽答得毅然決然,“山裡不止一頭野豬,山雞、野兔、山廘子,總夠還清的。”




上次進山賀岱嶽打的狼歷歷在目,野豬肉的香蓋不過狼帶來的恐懼,除了小孩們整天嘻嘻哈哈,大人們上山砍柴通通提心吊膽的,積極性直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