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

 驚蟄前村裡人常挖它用來煮湯或者涼拌,驚蟄後則停止使用,據說是有毒,但其實不然,褚歸推測是驚蟄後蒲公英進入盛花期,有毒的傳言是出於對種群的保護。

 否則一年到頭不停地挖,來年吃什麼?

 潘中菊坐著脫鞋,蒲公英天麻蹭了她一褲腿的毛,待她洗過手,褚歸指著桌上特意為她留的三月泡讓她吃。

 “你不說我差點忘了!”潘中菊拉過剛揹回來的揹簍,拿出一個芋頭葉裹著的東西,裡面赫然是她精挑細選的三月泡,跟賀岱嶽摘的一樣紅,“滋味兒L挺好的,只是沒岱嶽摘的大。”

 “謝謝伯母。”褚歸心裡一陣熨帖,三月泡並非多稀罕的玩意兒L,難得的是母子倆寶貴的心意,若不是真的對一個人好,怎能做到事事惦記。

 揹簍下面裝的箭竹筍,四月份的春筍出土後迅速朝天空猛竄,潘中菊約著吳大娘她們下了工去竹林,半個多鐘頭拔了一大捆。

 將三月泡遞給褚歸,潘中菊進廚房拿了支筷子,她用筷子纏住筍尖使勁往下絞,一根竹筍就剝好了,省時省力又不傷手。

 褚歸搬了凳子幫忙,潘中菊稍微指導了兩句,他很快領悟要點,纏尖、下絞,脆嫩的竹筍完美脫殼。

 困山村的竹筍大致分兩類,個頭粗壯的毛竹筍,細而長的箭竹筍,兩種口感風味略有不同,相較於毛竹筍,箭竹筍更為細嫩。

 剝好的箭竹筍食用前需要經焯、泡的步驟去除苦澀味,頭天晚上處理的竹筍,褚歸到次日中午才吃上。

 醬色的油燜筍入口第一感覺是嫩,伴隨著牙齒的咬合,濃烈的鮮味在口腔之中迸發,香氣滾過喉頭,返

上一股回甘。

 賀岱嶽捨得放油,做出的筍賽肉香。

 褚歸多添了半碗飯,見他喜歡,潘中菊連著打了一星期的筍,賀岱嶽變著花樣做,涼拌、清炒、油燜、燒肉,他們三口人,消耗的速度遠不及潘中菊往家背的速度。

 吃不完的竹筍焯水或切塊或撕條曬成了幹,這是村裡家家戶戶每年的常規操作,靠山吃山,在困山村,凡是勤快的,雖談不上衣食無憂,日子總歸過得下去。

 育種的玉米苗子長到了巴掌高,到了移栽的時候,潘中菊忙得中午沒空回,賀岱嶽做了飯,褚歸幫忙送去地裡。

 村裡人不禁再次羨慕潘中菊的好命,有個大娘當著她的面挖牆角,稱自家屋子寬敞,請褚歸上她家裡住。

 吳大娘掐腰罵她不要臉,腦子裡一天天的淨打渾主意。

 “褚醫生,你來我們家住,一分錢不用出,我們保管不佔你便宜。”對方捱了吳大娘的罵,愈發變本加厲。褚歸一個月好幾十的工資

 ,手指縫裡隨便漏三五塊的,足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了。

 “你放屁!”潘中菊撂下飯碗不幹了,撥著吳大娘的胳膊站到她前面,“當歸現在跟我們是一家人,什麼叫我們佔他便宜?”

 吳大娘鮮少見潘中菊與人黑臉,她性子軟,以往碰到類似的事情,大都是吳大娘替她撐腰,此刻怎的突然硬氣了?

 潘中菊能不硬氣嗎,按褚歸和賀岱嶽的關係,褚歸如今可是她的兒L媳婦,兒L媳婦被挖牆腳,換誰誰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