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73章 真假千金六(三合一)

 “怎麼可能,人家可是去當富商的千金,怎麼願意回來。”

 “說不定呢,雨桐那孩子懂事孝順,老阮家養她一場,總得顧念養育之恩。”

 “呸,什麼恩情,要不是抱錯,人家指不定金尊玉貴長大,哪裡會跟著老阮家過苦日子。”

 “我看你就是瞧不得阮家好。”

 ......

 隨著馬車行進,村人說話聲被漸漸拋在耳後,阮柔全不在意。

 倏而,馬車停下。

 安秀掀開簾子,確定到達地方,方才攙扶人下來。

 阮柔打量眼前的青磚瓦房,於府城不值一提,可對鄉下已是很好。

 安靜客氣上前敲門,屋內傳來婦人的問話,“誰啊?”

 安靜不知如何作答,三人最後都沒吭聲。

 不一會,一位四五十的婦人開門,疑惑問道,“請問你們是?”

 恰在此時,有八卦的村人跟上,奇怪道,“原來不是雨桐啊。”

 阮母更加疑惑,她瞧著對面的女孩有些熟悉,只是長得太好看了,好看的不像這片土地能長出來的,雖然也確實不是。

 相較而言,雨桐長相清秀,反倒更像鄉下姑娘。

 “我是阮素娘。”

 阮柔只覺好笑,說是親生父母,可其實原主連這對夫妻的面都沒見過,有何感情可言。

 阮母驚慌一瞬,訥訥道,“你怎麼來了?”

 “前些日子的信你沒收到嗎?”

 “收,收到了。”他們還特意請村裡的讀書人讀了一遍,卻只聽懂親生女兒大概不回來了。

 失望談不上,畢竟壓根沒見過,可總有幾分被嫌棄的感覺。

 “進來喝口水吧。”阮母看了眼兩個丫鬟,方才想起將人請進來。

 而外面的村人,此刻就如炸了窩的麻雀,嘰嘰喳喳個不停。

 阮柔坐下,看著阮母忙裡忙外,那恭敬的態度,不像母女,更像一個陌生的農婦招待城裡來的貴客。

 農戶阮家只有一子一女,原身是大女兒,下面還有一個十四歲的弟弟,跟著阮父下田去了。

 不過,很快,就有熱心的村人去將兩人喊回。

 兩人剛勞作完,褲子上、胳膊上都沾著泥土,本沒什麼,可阮小弟莫名覺得羞愧。

 他們說是親姐弟,可其實雲泥之別。

 阮父關上大門,隔絕村人的視線,卻依舊擋不住有人趴在圍牆上,伸頭探望。

 阮父無奈,又進了堂屋,再次關門,這下,再沒外人能看到發生了什麼。

 一家四口第一次聚齊,卻相顧無言。

 好半晌,阮父問,“你回來,是以後要在家裡住下嗎?”

 阮柔搖頭,“我在城內有住的地方,回來是看看你們。”

 阮母不知為何有些傷感,埋怨的看了一眼當家的,關切道,“你住在哪裡,手裡可有錢。”

 阮父摸摸鼻子,他是想著人富商養了女兒一場,總會好生將其嫁出去,他們不去看望,一是不想顯得自己攀關係,也省得人跟自家沾上關係,哪裡曉得,人出息自己搬出來了。

 “我住在管夫人的院子裡,就是我未婚夫的母親家中,手裡有錢的。”

 阮柔鬆口氣,不是被勾起了多少感情,而是慶幸,阮家並未不講理之人,日後相處總少些麻煩。

 “那怎麼行,”阮母急了,未婚女子提前住到男方家裡,容易被人看輕,還會有些不好的流言。

 “無事的。”阮柔安慰,畢竟,最大的流言原主已經經受過一遭。

 阮母還想再說什麼,被阮父制止。

 他皺著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問道,“你的婚事沒有受影響吧?”

 “沒有。”阮柔搖頭,“這也是我要跟你們商量的。管家可能很快會過來重新走一遍流程,屆時我會提前回來住幾日。”

 “啊?”阮母愕然,“你要在這裡出嫁嗎,可是......”她環顧四周,很難說這是一個好環境,至少對府城而言。

 “如果我能賺夠錢買一套自己的房子,也可能會將你們請去府城。”阮柔並未將話說死。

 跟府城阮家那邊還有的掰扯,當初管家送的聘禮、兩人的庚帖,信物等等,皆要論個清楚明白,絕非一日之功。

 “哦,那好。”阮母其實還有很多話想問,卻覺得沒有親密到那個程度。

 跟阮父對視一眼,兩人找個藉口離開片刻,又雙雙進來。

 阮柔瞧得出來,他們顯然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眼看到了中午,阮母問,“留下來吃一頓飯吧。”

 阮柔欣然應允。

 非年非節,一桌飯菜卻格外豐盛,六菜一湯,皆帶葷腥,阮母花了大力氣整治,還特意去隔壁借了只鴨子煲湯。

 阮柔並未客氣,吃的歡暢,只是吃完後,孝敬了十兩銀子,估摸夠阮家生活一年所需。

 阮母不接,被她強硬得塞過去,“我如今覺醒了天賦,能賺錢,這點對我不多,你們就收著吧。”

 阮父驚愕,“你也覺醒了?”才經過養女覺醒,他們就誠惶誠恐,得知並未親生,甚至還鬆了口氣,這下又聽親生女兒也成了種花者,不免心中惴惴,甚至忍不住再次懷疑。

 眼前姑娘長得這麼好看,若不是眉眼間帶著些屬於爹孃的影子,他們是萬不敢認的。

 “嗯,從阮家出來後發現的。”

 呃,阮母震驚的同時,有些暗喜,莫不是自家旺女兒吧,一個兩個都覺醒了。

 復又看向小兒子,見其髒兮兮的泥孩兒模樣,到底放棄了這個想法。

 莫名背鍋的阮小弟:......

 兩邊並不如何熟絡,尷尬交談了幾句,阮柔提出告辭。

 阮父阮母並未出言挽留,就如他們並未主動尋去府城一般。

 多一個女兒,少一個女兒,或許根本無關緊要。

 馬車漸漸駛離,只留下一地的猜測和流言。

 回到鎮上,阮柔加快了種花的進度,而管家那邊,也開始有了動靜。

 既然確定要跟阮素娘結親,管夫人自然將一切安排的妥妥當當。

 從富商阮家取回彩禮、庚帖、婚書等物,再將其送到農戶阮家。

 若不是自家老爺也同意婚事,管夫人險些頭大。

 與此同時,富商阮家不惶多讓。

 阮夫人聽到消息,忙拉了女人細細詢問,“雨桐,你不是跟娘說,你跟管二少爺好了嗎?”

 管家三子四女,長幼皆是嫡出,唯獨中間的二少爺,是從妾氏肚子裡爬出來的,好在人爭氣,如今已是舉人功名,再加上管大人這個親爹,將來考中進士,前途不在話下。

 阮雨桐也正煩惱著,本來一切都好好的,怎麼阮素娘搬家出去就一切不順了。

 她在農家時,就不甘於現狀,經常自己到府城玩耍,既是為了長點見識,也想看看能不能尋門好婚事。

 可惜的是,府城人大多言高語低,挑兒媳的勁兒公主怕都不夠格,壓根沒有她的機會。

 好在老天有眼,讓她覺醒種花者天賦後,又認識了管家二少爺,兩人情投意合,相得甚歡。

 唯一橫亙在她面前的,就是身世。

 作為知府公子,哪怕庶出,管家也不一定允許兒子娶一個鄉下農女,哪怕是天賦者。

 因緣巧合,她偶然見了阮夫人一面,甚是熟悉,拜託管二調查,方才發現抱錯孩子這一驚天秘聞。

 本以為一切順遂,誰知阮素娘又從中搗鬼。

 兩人這樣的關係,阮素娘若是嫁過去,管家絕對不會再娶自己,否則,家宅不寧。

 阮夫人急得原地打轉,阮雨桐亦是不惶多讓,只堅持一點,“不能讓阮素娘嫁過去。”

 阮夫人哪裡不知道這個道理,可,“咱們有什麼辦法呢。”

 說是這麼說,可其實她都有點後悔了。

 原指望是個寶貝疙瘩,結果素娘竟然也覺醒天賦了,早知如此,她還折騰個什麼勁兒,一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長大的閨女,容貌體態樣樣俱佳,豈不比眼前這個鄉下村姑強一百倍。

 眼中的貪婪算計都快溢出眼底了,還把他們都當傻子,若不是有利可圖,誰願意捧著。

 現在好了,說不定竹籃打水一場空,阮夫人心內痛得直滴血,面上卻不敢顯露。

 阮家乃商戶,交好的種花者不少,可沒有自家人到底不方便,總不能趕走一個,再將這個也趕走。

 “唉。”阮夫人長長嘆息出聲。

 阮雨桐聽了越發氣悶,“我去找管鴻談談。”說著徑自離去。

 管鴻便是管家的庶出二少爺,因為庶出,並未能從嫡出樂字輩,只得一個單名。

 而阮柔,估摸著阮母的動作,也在按按準備搞事。

 或許是管夫人想借著婚事多多補貼小兒子,下給原身的聘禮不薄,她只准備帶一半過去,餘下一般,給兩個阮家各留一半,一份還生恩,一份還養恩。

 世人若是再因此說嘴,她也有得反駁。

 而其中唯一的困難點就在於,管家會不會同意。

 不過,要想管夫人同意也簡單,左右到時都是她的嫁妝,也是他們小夫妻倆的私產,她只要證明,自己有能力賺到足夠多的錢,管家就不會太反對。

 繞來繞去,最後還是繞到了賺錢上。

 阮柔盯著眼前二十株盆栽,一個個點過去,“你們可得給我爭氣,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就全靠你們了。”

 二十株盆栽齊齊打了個寒顫,彷彿察覺到了眼前主人的森森期盼,而蘭花若是長了腳,恨不得立馬轉身逃跑。

 說著,她當真一個沒放過,重複著同個動作,伸手,讓開花,一個時辰功夫,從最先的石榴,到最後的決明子,不管情不情願,都努力憋出活一叢、或幾株花骨朵。

 阮柔拍手,滿意一笑,“做的很好,我會給你們多找幾個同伴,不會讓你們太累著的。”

 便連愛開花的石榴,都忍不住害怕得瑟瑟發抖,死道友不死貧道,趕緊再來棵石榴吧,找不到的話,或許它可以試著分株? .w.com 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