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枝蘸雪 作品

第2章 第二章

 林媽媽說完,便悶頭喝藥,言俏俏站在一旁不自覺發起呆。

 從有記憶開始,小九就住在隔壁,比她大個四五歲。

 但他並非土生土長的聞春縣人,孃親說,小九是言俏俏出生那年才搬過來的。

 雙親亡故,只得獨自來投奔表姑。

 許是小小年紀便經歷人情冷暖的緣故,小九比同齡人看著更深沉,不愛鬧騰,總是一個人待著。

 表姑家門口有棵高大的老槐樹,枝幹粗大,他常坐在最高處,越過聞春縣鱗次櫛比的青瓦,眺望遙遠的北方。

 因為是鄰居,所以這棵老槐樹離言俏俏家也很近。

 但言俏俏性子算不上活潑,更不會爬樹,她總是坐在自家門檻上,捧著臉看路面蹦跳的麻雀。

 偶爾目光隨著起飛的鳥兒望向天空,便總能瞧見老槐樹上垂下的半片衣襬。

 直到有一天,小九突然從樹上跳下來,也坐在表姑家的門檻上。

 兩個門檻離得很近,言俏俏不需要抬頭,就能看見他的側臉。

 那時她四歲,雖是青梅竹馬,但二人確實做了四年鄰居,才說了第一句話。

 小九問她:“麻雀有那麼好看嗎?”

 她懵懵地點了下頭,便繼續專心致志地觀察麻雀。

 言俏俏記性很好,與小九一同長大的許多事她都記得。

 但此時回憶著最近的那封來信,忽然有些猶疑——小九是這個月就要到京城了吧?

 這兩年多,二人雖然相隔千里,但每月都有書信往來。

 小九很早便在信中提過,時機成熟時會來京城尋她。

 言俏俏期盼許久許久了,甚至擔心路途遙遠、他盤纏不夠,還每月將存起來的銀錢寄過去。

 這也是為何她如今手頭如此窘迫,還要賣木雕補貼藥錢。

 可今日已是七月二十八,再有兩三日就是八月,算日子應該七月入京的人,卻遲遲不曾出現。

 言俏俏熄掉灶裡的火,背對著屋裡,將懷中的書信拿出來展開,又從頭到尾細細地看了一遍。

 正月過完年後,小九的來信突然斷了,直到兩個月前,才又有一封信送到她手中。

 信的內容不長,似是寫信人沒有耐心細細斟酌詞句,只說已在來京城的路上,最遲七月便會進京,叫她不要掛念。

 言俏俏眼巴巴地等啊等,就等到了今天。

 她手指按著信上的日期,輕輕蹙起眉,有些費解。

 分明就是說的七月。

 可若是小九已經到了京城,必定會來找她的,他知道自己在言府。

 言俏俏想起今日出門賣木雕時,各家府邸門前都站著神色冷漠的黑甲兵。

 那些個黑甲兵只聽命於新帝,滿身肅殺之氣,腰上掛著刀劍,在城中四處巡視。

 京城四處城門更是水洩不通,一應人等的進出盤查尤為嚴格。

 幾天前,府中大小姐言鵑要去城郊的靈安寺誦經祈福,都愣是在城門排了一整天的隊,才得以出城。

 想到這兒,言俏俏收起信,忽然鬆了口氣,心中寬慰不少。

 現在外頭關卡通行不暢,路上耽擱十天半個月也是極正常的。

 天色陰下去沒多久,日頭再次從雲層後移出,發出刺目灼熱的光。

 言俏俏進屋去瞧見林媽媽又睡著了,才輕手輕腳到梳妝檯前,翻出一瓶活血化瘀的藥膏。

 這座紅木梳妝檯已顯陳舊,是府中三小姐言丹用過的。

 她及笄後屋裡一應傢俱皆換成了烏桃木,舊的正好勻給言俏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