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入海流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暗生情愫

 “魏王!他……他竟然還是魏王的人!”潘豔群驚道。

 “嗯……不管他是誰的人,群兒,你放心,今日你所受的委屈,伯父總有一天,都會給你找回來!”

 ……

 待得潘豔群一家人離去之後,潘聞卷便快步走進書房,取出一份空白奏章,握筆在手,正要下筆落字。但轉念之間,他又將那一支自江南道雲州府專程買來的精品羊毫,重新放回筆架之上。

 他卻並沒有如成克中一樣,當夜便上書彈劾。

 他知道,以徐恪目下聖眷正隆,又是秋明禮的得意學生,還是魏王的親信干將,僅憑自己的這一封奏摺,是無論如何也扳倒不了的。

 他在等一個機會,就像一頭灰鷹翱翔於藍天之上,看到地上的小兔奔跑,必得等到一個最好的機會才肯出擊。

 他要麼不出手,若出手的話,一擊則必中!

 ……

 同樣是這個時候,在天寶閣的癸院,院落中的一間寬敞的廂房之內,慕容吉正與阿竹、阿菊一道舉杯共飲,言笑晏晏。

 這間廂房原本只是堆放雜物之用,經慕容吉派人精心收拾之後,房間內已是煥然一新。非但添置了許多桌、椅、案、幾等精美的陳設,靠南牆邊更是安了一張紫檀木的雕花大床。

 昨夜,慕容吉便是在這一張大床上,與兩位姑娘連番雲雨,徹夜為歡。

 慕容吉年方十七,雖然在地窖中被徐恪給摜成了一個重傷,但總算休養了半年,年少之人畢竟血氣方剛,如今體格業已恢復。他雖然武功內力已廢去了大半,再也回不到當初,但少年人的那一股勃勃春興卻也一點未缺。阿竹與阿菊又是久居風月場中,經老鴇多方調教之下,早已習得此中妙處。那一晚,阿竹與阿菊曲意承歡,慕容吉更是一心逞弄,三人這一番婉轉纏綿,於慕容吉而言,箇中滋味,自然是妙不可言……

 這一夜疲憊下來,累得慕容吉直睡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

 三人吃罷早中膳之後,慕容吉便與兩位姑娘一同在癸院中散步。這一所院落在整個天寶閣之中,乃是他小少爺專用,未得慕容吉允准,旁人自是不敢入內。而癸院之外,慕容吉卻也不敢讓阿竹與阿菊跨出去半步。

 言談之中,慕容吉便發覺了異樣之處。這兩位姑娘心智懵懂,對此前的大半經歷均已失憶,似是被人下了矇蔽心智的藥物。

 慕容吉心性聰敏,頑皮好勝,他好奇心已起,焉肯罷休?他便到自家的藥房之中,請教高人,討了一些“香草丸”與“安宮養神丸”過來。

 據他家藥房中的高人所言,那“香草丸”內有珍珠粉、牛黃、甘草等解毒醒腦之物,專用以剋制迷惑心智之藥,而“安宮養神丸”則是補腦養神、清心安睡之藥,兩種藥物一起,或能重啟心智,復人神志。

 慕容吉回到了癸院,便叫兩位姑娘服下了藥丸。阿竹與阿菊服藥之後,頓覺腦中昏沉,便又臥倒房中,睡了過去。

 一直睡到了戌時,兩人才漸漸清醒了過來。

 “怎麼樣?擎香、墜玉,你二人如今感覺如何?可曾記得自己的身世否?”慕容吉望著她們笑道。

 “公子,我想起來啦!我不叫擎香,她也不是墜玉。我真正的名字,叫阿竹,她是我阿菊妹妹!”阿竹欣喜地叫道。

 直到此時,阿竹與阿菊才慢慢恢復了記憶。

 不過,越是想起之前的經歷,她們二人越是心中難過,眼中也漸漸地墮下了淚來。

 匆匆一月,對於她們而言,不啻南柯一夢!夢醒之時,卻已是物是人非……

 她們多想這一切僅僅是一場夢境而已,然而,眼前的一切告訴她們,這些都是早已真實發生過的。

 好在,如今她們身入慕容府,陪伴她們的,是一位風采翩翩、儀表不俗的美少年。那位少年非但沒有計較她們不光彩的過去,而且對她們百般照顧、溫柔呵護,給了她們家庭般的溫暖。

 這也是她們唯一值得慶幸的事情。

 得知阿竹與阿菊恢復記憶,慕容吉心中大喜,他便命人在房中擺下宴席,慶賀兩位姐姐“重獲新生”。

 “阿竹姐姐、阿菊姐姐,以後你們儘管在這裡安心住下便是!我慕容吉的癸院,今後就是兩位姐姐的家了。”慕容吉舉起杯,笑著與阿竹、阿菊言道。

 “嗯!多謝小少爺!”阿竹與阿菊齊聲道。

 “誒!我說過多少次了,別再叫我少爺了,再這麼叫我可要生氣啦!從今往後,我叫你們姐姐,你們就叫我一聲‘小吉’或是‘小吉弟弟’即可!”慕容吉佯裝怒色道。

 “是!小吉……弟弟”阿竹與阿菊弱弱地回道。一想起昨晚的經歷,她二人都不禁羞得雙頰緋紅……

 如今她們畢竟心智已開,內心又恢復為一個十八歲的少女。此時面對眼前這位美貌的少年,再想起昨夜的這一番徹夜纏綿,又怎能不羞臊地無地自容,恨不得尋一個地縫鑽了進去?

 不過,兩人又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對飲了一口美酒。雖然她們兀自羞臊莫名,但在兩人的心底,竟都一樣地升起了一股甜蜜之感。

 是啊!若不是眼前的這位“小吉弟弟”,她們已在沉香院中淪為官妓,不僅要慘遭那些低賤粗俗之人蹂躪,甚而終身都無法回憶起自己的名字。

 正是這位慕容小少爺,救她們脫離了苦海,對她們還這般溫柔、體貼、愛護,最重要的,還如此地尊重她們。

 就在這一刻,阿竹與阿菊,便已然對慕容吉萌生了不一樣的情愫。

 雖然,她們此時,已隱約記起了她們原先的主人,蜀中康門的那一位大少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