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六百章 非是吹捧幾許意(第四更)

 小丫頭鈴兒推個啤酒桶過來,他們之前也沒吃幾口東西,一直在負責警衛。 

 “他們說咱們的串兒好吃。”里長在那裡剝大蒜,準備吃肉串的時候一起吃,越嚼越香。 

 這個是從唐朝開始流傳的,吃肉必吃蒜,到了某個酒樓前面先問有沒有大蒜,沒有就不吃飯,把店家換。 

 因為生蒜殺菌,很多時候到了外地,菌群結構不同,人就容易水土不服,那麼吃蒜,用生蒜來調節。 

 肉有的時候稍微壞了點,多吃大蒜能頂住。 

 然後發展到麵食,麵食都是現做的,它能有什麼不好的? 

 面可以是現做的,滷兒呢?臊子呢?炸醬呢?知道放多長時間了?尤其是夏天,多吃生蒜沒錯。 

 至於說吃完蒜了口臭,可以嚼茶葉啊! 

 古代青樓女子陪客,最後吃喝完要喝茶水,就趁機嚼茶葉,嘴裡都是茶葉味兒。 

 當然,里長沒帶夫人來,他就不需要嚼茶葉,睡覺前,會含一片含片,吃蒜多了刺激喉嚨,打呼嚕都不舒服,這點朱聞天幫里長想到了。 

 “他們吃的肉是直接烤的,蘸一點鹽,咱吃的肉串是先醃製的,入味,才好吃呢! 

 直接殺完羊就穿肉串不好吃,說好吃的是因為沒錢買調料。 

 沒有本事生火的,還吃生肉呢!人不能越活越野蠻。 

 咱追求更好的,不可以後退,不然就是茹毛飲血,追上只羊,抱住就啃唄?” 

 小丫頭說著,在旁邊起了口鍋,倒上油,等著油熱了炸小串兒吃。 

 “憨憨,太子是什麼意思?”里長不去說吃的問題,那是小事兒。 

 “朱標,啊!太子沒別的意思,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他接受的就是這個教育,也是正確的。 

 一路走來,俱是下丘村在出力,太子捧起下丘村,就把其他的事情給壓下去了。 

 下丘村是太子村啊!如果不是秦王殿下一路跟著走,到西安府的時候,都不能刻意強調秦王。 

 後來咱們到了大同,為什麼不喊上那邊的官員?因為那是太子的三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