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霧 作品

第234章 判決結果!連續質問!你憑什麼沒有罪?

 
“林棟是我殺的嗎?”

 
“不是!”

 
“既然不是的話,那從理論上講,林棟的死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我不認同徐峰的援助律師對我的控告,完全不認同!”

 
“再有我也不認同我有罪,我覺得是輿論的聲音太大,法院方面故意對我進行判決,來平息輿論。”

 
“法院判我有罪,我堅決不認罪。”

 
方唐的說法,按照的是個人理論的思維。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人拱火,讓兩個人打架,誰打贏了誰能得到一筆錢。

 
結果有一個人意外失手,將另一個人打死了。

 
那麼拱火的這個人,需不需要負責任?

 
肯定需要!

 
因為沒有你的拱火,他們兩個就不會打架,也不會造成有人死亡。

 
從因果關係上來講,如果沒有這個起因,那麼就不會有最終的結果。

 
面對方唐的陳述,王雷臉上顯得有一些不耐煩。

 
這個方唐.…

 
是不是平常的時候,按照自我思維進行思考習慣了?

 
總覺得自己說的都是對的,非要強迫別人認同他的觀點?

 
這是在庭審上依照的是法律!

 
不是他來質問的地方,不服從判決完全可以繼續上訴。

 
對於方唐,王雷顯然失去了耐心。

 
在方唐陳述完以後,沒有給他繼續開口的機會,又讓董冰開始陳述。

 
只是.…

 
董冰放棄了進行陳述。

 
由蘇白進行最後的法庭陳述,關於本次法庭訴訟。

 
面對最後的法庭陳述,蘇白深吸了口氣。

 
這場庭審,證據鏈完整,合議庭的判決意向也非常的明顯。

 
他進行法庭陳述,陳述的關鍵點不在於判決和罪行。

 
而是針對本次事件。

 
這次事件是什麼?

 
這次事件是差一點造成了一次冤假錯案!

 
如果不是他藉助輿論的壓力進行屍檢,那麼結果會是什麼?

 
結果就會是,等到法醫進行鑑定的時候,說不定林棟的屍體已經沒了,或者是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形不成完整的證據鏈。

 
到那時候只來一句監管失責,只需要承擔監管失則的責任。

 
剩下的責任都可以不承擔,包括徐峰等人故意殺人的事實。

 
說實話,這種可能性極大!

 
理清這一次法庭陳述的關鍵點,蘇白將訴訟材料收攏在一起,抬頭看向審判長席位,緩緩開口:

 
“審判長,我方法庭陳述如下:”

 
“我方認為,在本次的訴訟中,被告方方唐和董冰應當承認大部分責任。”

 
“首先,在本案的整個過程當中,實際上的起源就是來自於我方當事人和方唐與董冰起了衝突,起了矛盾,而造成的這一後果。”

 
“試想一下,如果當初沒有林棟和方唐起衝突這個矛盾,是不是就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後果?”

 
“還有今天的庭審嗎?徐峰等三人可能也不會遭受到致人死亡的刑罰。”

 
“案件的起因是由方唐故意將林棟和徐峰等人關押在同一個地方,並且故意丟木棍進入看守場所,造成雙方的衝突。”

 
“以上是事件的起因。”

 
“再有最關鍵的一點,是事件的過程和事件的結果,以及造成事件結果後的反應。”

 
“我方還是不理解,在事件發生以後,為什麼當時不公佈林棟的真正死因。”

 
“作為公民,我們享有知情權,尤其是對親屬死因的知情權。”

 
“這種掩蓋的行為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責任,還是怕影響了自己的前途?亦或者是為了保護犯罪人員?”

 
“這三個方向中肯定有一點是符合當時的情況的。”

 
“無論從哪一點來講,應該嗎?都不應該!”

 
“因為以上三點,都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

 
由此可見,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

 
被告方當事人方唐和董冰,並沒有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是以違法的行為想要掩蓋事實的結果。”

 
“基於以上的情況和方唐以及董冰兩個人的職能來看,偽證串供,刻意隱瞞事實,有著主動犯罪的動機,造成了致人死亡的結果。”

 
“此類種種,不進行重判,無疑是在踐踏法律的尊嚴!”

 
“本次庭審是公開審理直播庭審,我想庭審外的觀眾和我的觀念是一樣看法。”

 
“必須進行重判!”

 
“並且我不認為這是一次輿論裹挾司法的行為,而是一場輿論監督司法的行為,輿論想要看到的是司法上的正義,所以才會產生出了輿論。”

 
“而不是利用輿論來逼迫任何判決的影響。”

 
“從種種情況表明,被告方都已經嚴重的涉及到了刑事責任。”

 
“從重判處無論是站在情感上,還是站在司法上都有理可講,有法可依!”

 
“對於被告方當事人陳述的,是輿論裹挾進行判決的行為,我方並不認同!”

 
“反而我認為對方才是利用輿論的壓力,想要讓自己進行從輕判決。”

 
“如果被告方真的無罪,那麼為什麼一開始就要遮遮掩掩?為什麼一開始不公佈林棟真正的死因?為什麼要進行偽證?”

 
“這些問題被告方當事人能回答的上來嗎?”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