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霧 作品

第322章 經典提問,你沒有殺人的想法,你為什麼要這麼說?

 
“並且通過以上兩條搜索可以從側面證實方如風,在客觀上正在實施犯罪預備的行為。”

 
“再結合先前方如風,在謝婷婷離開之前發出的,我會殺了你的話。”

 
“基於以上,完全可以認為,方如風的行為達到了犯罪預備的條件。”

 
“並不符合上訴方委託律師所描述的,無客觀事實證明方如風正在實施犯罪預備行為。”

 
“所以檢方對於本案的意見是駁回上訴方無罪申請的請求。”

 
“維持一審原定判決。”

 
針對檢方所陳述的這一點情況,蘇白瞭解。

 
通過搜索這個關鍵詞來判定故意的主觀性,這一點怎麼說呢.…

 
很模糊.…這個判定在法律的認定上面通常會認定方如風,在主觀上有想要實施犯罪的意願。

 
但是如果將此歸類為在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很牽強!

 
為什麼這麼說?

 
那需要先了解一下,犯罪預備行為通常是指什麼?

 
通常指的是行動力。

 
在這個案子當中,行動力指的是預備刀具或者是預備其他殺人工具。

 
當然,搜索也可以作為一定的證據作為判定條件。

 
但是搜索妻子出軌了怎麼辦,或者是殺人了會不會判死刑,可不是行動。

 
如果方如風進行搜索的是,我該怎麼樣去殺害我的妻子不留痕跡。

 
用什麼樣的刀具去攻擊,可以達到快速殺人的目的。

 
這樣的搜索情況完全可以判定在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為什麼?

 
因為這種搜索,是搜索怎麼樣去殺人。

 
但是方如風的搜索是什麼?

 
方如風的搜索是殺了人之後,自己會不會被判死刑,妻子出軌了怎麼辦。

 
從這一點上完全可以看得出來,他只是在主觀上有這種侵向。

 
並沒有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的行為。

 
如果說這種搜索都能判定為客觀事實。

 
蘇白只能說這可能是他接觸過很多案件中的第一例。

 
再有一點——從情理上來講,方如風第一個搜索的是妻子出軌了怎麼辦。

 
如果真的殺了人之後,會不會被判死刑。

 
基於這兩點,以及當時的環境來講。

 
方如風是處在一個對於自己妻子出軌憤怒,但是又理智的情況之下。

 
所以,對於檢方的陳述,蘇白並不認同,舉手示意下開口反駁:

 
“我方並不認同檢方所陳述的內容。”

 
“在搜索欄中搜索的內容並不具備客觀上實施犯罪預備行為的事實。”

 
“什麼叫做犯罪實施的預備?”

 
“在刑法中有著明確的規定,準備工具和製造條件是犯罪預備。”

 
“首先方如風並沒有準備工具和製造條件,其次,方如風搜索的內容也不是和準備工具與製造條件有關係。”

 
“基於這兩點而言,他搜索的內容怎麼就從客觀上實施了犯罪行為的預備?”

 
“完全不合理,並且不符合法律的解釋條款。”

 
“審判長,我方申請駁回檢方的相關陳述。

 
“並且對於檢方所陳述,依照搜索內容來判定,在客觀上方如風實施了犯罪行為預備的申請進行駁回判定!”

 
“以上是我方的反駁觀點。”

 
在犯罪預備的四個必要條件中。

 
最重要的就是取決於客觀上是否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不管是蘇白還是檢方,都是以這一個內容進行著重的辯述。

 
因為從這四個條件來看,如果判定了方如風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那麼這場案子就會又敗訴。

 
在蘇白開口陳述完,此時受害方中的委託律師徐霞舉手示意。

 
“審判長,我方完全不同意上訴人委託律師的看法.…”

 
審判長:“請陳述相關內容。”

 
“審判長,我方認為這個案子要從具體客觀的情景來看。”

 
“從客觀的情景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