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熟悉政務

  朱允熥看了之後,陷入沉思。

  甘肅衛隸屬大明九邊之一,邊關苦寒之地,士卒不易。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從中樞或者就近的糧倉調集糧食去邊關,路上的損耗太大,試想一下,三千人的運糧隊伍,若是走上半個月,光是這些人吃,就能吃掉天文數字。

  一直以來朝廷奉行的政策是,讓商人運糧,民間商人運送糧草到邊關,換取朝廷允許發賣的鹽引和茶引,互惠互利。

  但是,那地方民風剽悍。

  就好比後世的搶劫警車是違法行為,那裡胡漢雜居,而且人人有馬來去如風,管你是誰,他們先搶了再說。

  一來二去,運送糧食的商人們,寧可路遠,選擇其他安全的邊鎮,也不願意往那邊去了。

  楊春這個建議很好,那邊有大量的無主之地,發賣給商人是筆收入,同時讓商人組織百姓開荒,用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充實邊關。同時建立莊園抵禦盜匪,掃清匪患。

  可!朱允熥提筆寫道,甘肅衛治下田地,按照五軍都督府存有之數,擇其發賣,允許商人招募百姓耕種。

  寫著,朱允熥筆鋒一轉,但,地方匪患本就是衛所職責所在。爾甘肅衛一萬五千大軍,坐視亂民馬賊騷擾糧道,豈非無能乎?著,即刻掃清匪患,劫掠官糧之馬賊,殺無赦。搶劫之亂民,擇青壯充軍。著,軍中斷事官,武功司官員,詳細記錄剿匪事宜,報與五軍都督府。

  然後,朱允熥再次寫道,中軍都督楊春,爾所奏請讓商人耕種,充實軍需,實為好事。上,心甚慰!賞,御酒二十斤,棉布十匹。

  不過隨即下一個問題,讓朱允熥有些犯難。

  甘肅衛總兵在奏摺中提及的,修建長城。

  後人看來修築長城是勞民傷財消極防禦的體現,可現在這個時代,邊關不可能有龐大的軍隊,而且塞外的敵人都是機動性超高的騎兵。那麼長城的存在,就是軍事中的必然。

  修長城要民夫,這年月沒有任何的機械,全部是肩挑手抬。

  腦子裡正想著,忽然聽到老爺子的聲音。

  只見朱元璋從外面進來,笑呵呵的說道,可是有難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