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梟虎 作品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建武通寶

  “不管先生信不信。寡人對漢人向來赤誠,也見不得百姓受苦。”

  “聽先生形容福建的情況,寡人很是傷感。”

  “寡人有一個主意。”

  陳廣對於吳年的話,並不懷疑。雖然現在楚國朝廷,對吳年妖魔化,什麼亂臣賊子,什麼梟雄屠夫。

  但他是個商人,有很多渠道可以獲得真實的信息。

  漢王就是為了漢人,才起兵與蒙元對抗的。驅逐韃虜,光復遼東。

  現在漢朝社會穩定,軍事強大。

  漢王可以說是“內修政務,外御強敵”,一代明君。

  吳年自稱見不得百姓受苦,可信度很高。

  對於這樣的漢王,陳廣的內心充滿了尊敬。他恭敬的低下頭來,說道:“請漢王示下。”

  “福建乾旱,百姓吃不飽,賣兒賣女,顛沛流離。只是因為福建山多地少,加上官府盤剝。”

  “而我漢朝政治清明,官員廉潔。遼東、高句麗、扶桑都是經歷了戰亂,現在亂世結束,百廢待興。尤其是扶桑,戰亂連年。”

  “人口嚴重不足。”

  “寡人又打算化扶桑為新齊,需要很多漢人百姓。”

  “你想辦法。把願意來扶桑討生活的福建百姓,運送過來。寡人會讓官府妥善安排他們,給他們田地、種子、農具,讓他們紮根。”

  “寡人也會給你一定的費用。”

  “但是有一點。寡人眼裡容不得沙子。只要那些自願來扶桑的漢人百姓。不允許你坑蒙拐騙。如果發現。寡人不饒你。”

  “你看怎麼樣?”

  吳年用商量的口吻,與陳廣說話,但也說出了自己的底線。

  自願。

  人口。

  漢朝不少。

  扶桑人、高句麗人、漢人加起來,怎麼也得有二三千萬了吧。地廣數千裡,萬乘之國。

  但漢人比例太少了。

  再說了。多年戰亂,遼東、扶桑都是人口少,土地多。漢化扶桑,又需要大量的漢人百姓。

  而福建一帶又是這麼個情況。

  漢人百姓來到扶桑,能安定下來,吃飽飯。

  漢朝又增加了人口。

  豈不是兩全其美?

  至於錢,那都是小事。現在漢朝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