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屈 作品

第167章 無法截胡,另起爐灶!

而且還是儘量全球多國同步上映,不止侷限於亞洲。

他的理由也很充足,在奧運會開幕之前,讓全球的觀眾見識一下華夏的科技進步啊!

我們華夏都已經在仰望天空,搞大國強國才有實力搞的載人航天工程了,這不應該廣而告之嗎?

有什麼比來一部講述華夏航天員在近地軌道九死一生,最終完成任務並且逃生成功的電影更有效的宣傳方法嗎?

不管是從國家大義,還是個人小義上,吳淵都可以做到又穩又直!

他是卯足了勁,就是要和《赤壁》打擂臺了!

赤壁分成兩部上映,他沒辦法阻攔,但這第一部肯定是要狙擊的。

而且是用堂堂正正的方式來狙擊!

屬於華夏人自己的第一部科幻電影,一部近未來的科幻電影,描述華夏載人航天工程的科幻電影,這不比看膩了的三國故事有趣?

華夏人裡,每三個人裡就至少有一人知道三國演義的故事。

這種刻在華夏人dnA裡,熟到不能再熟悉的故事,真的有比探索星辰大海更有吸引力?

三國的故事什麼時候都可以看,但《地心引力》這種華夏自己的科幻大片,可不是啥時候都能看到的!

吳淵相信,只要他寫出來的《地心引力》劇本能獲得航天局的支持,那一切困擾他的問題都不會成為問題。

開玩笑,航空航天的宣傳優先級和重要程度,可比早就聲名遠播的《三國》高多了。

就算《赤壁》在日韓能大賣,充其量也就是讓日韓影迷重溫一下三國故事而已,三國的故事本來在日韓就不陌生的。

《地心引力》就不一樣了,航天局和上頭可太需要一部能夠向全球大眾宣傳華夏航空航天成就的電影了!

“噼裡啪啦——”吳淵的鍵盤不斷哀嚎著,《地心引力》的劇本在他的電腦中迅速成型。

這部電影其實沒有什麼需要他改編太多的地方。

將女主的身世本土化一下,再將國際空間站和天宮空間站的出場順序對調一下。

唯一讓他苦惱的是,原片中女主角在利用神州飛船逃生時,面對全中文的操作面板一臉苦惱,瞎幾把按而產生的笑點,要怎麼合理的保留下來。

這段劇情肯定是要對調的,改成最後女主角利用了國際空間站裡的發現號航天飛機迴歸地球。

一方面是將劇情故事對調了,一方面也是這麼改的話,在歐美上映的時候票房或許會更好。

這就像原版《地心引力》裡女主角是用華夏的飛船逃生一樣,討好華夏市場嘛。

既然現在《地心引力》變成一部華夏電影了,那在電影裡反過來討好一下歐美市場也未嘗不可。

就是這個笑點要如何保留,吳淵一時半會有些想不出來。

作為一個博士,女主角沒道理不懂英文,誰叫在華夏英文是主課之一呢,大學想要畢業都得過四級。

他沒辦法將這個笑點簡單翻轉後就拋出來,只好暫時先將這個劇情空了出來,先寫後面的。

就這樣,花了三五天的工夫,吳淵基本改出了一版華夏版本的《地心引力》。

他自己對這個魔改版的《地心引力》還是挺滿意的。

比起什麼《火星救援》《星際穿越》又或者《盜夢空間》這種過於誇張的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是最適合當前華夏的科幻片。

因為當下的大部分華夏觀眾,自己都對自己的國家缺乏信心,現在正是公知的黃金年代。

他們不敢相信,未來的華夏能做到像美國那麼強大。

哪怕是對國家最有信心的軍友們,他們最大膽的想法,也只是在想著,我軍怎麼利用群狼戰術兌掉老美的航空母艦,根本不敢想象我們能有自己的航母。

想著二代機自殺式襲擊,能不能10架換掉一架老美的三代機。

根本不敢想象十幾年後我們能有自己的四代機。

這是一個做夢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時代。

就算是拍電影,吳淵也不敢編織一個太美好的夢境,只敢小心翼翼的呵護著國人的自尊心。

是,我們可能沒辦法殖民火星,沒辦法穿越蟲洞,殖民無數光年外的星球。

但我們至少能夠在近地軌道上,小心翼翼的做一個屬於華夏的航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