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422章 船臨飛鳥

聽聞犬上御田鍬所請,劉仁軌沉吟了一下還未作答,李世勣的聲音便在他身側響起:

“紀伊?什麼破名字,不如爾後將此處改名三重山。”

犬上御田鍬賠笑了一下,正要出演解釋,便聽到這位國公淡淡道:

“毋須如此麻煩,誅賊如救火不得耽擱。”

“聽某之令,起滿帆,撞過去!”

犬上御田鍬頓時把兩個小眼睛瞪大了,慌忙勸阻道:“將軍不可!”

但兩側軍官眼見劉將軍也未出言反對,當即將命令傳遞了下去,站在船頭兩側的傳令兵也揮動旗幟,將命令傳遞給其他船隻。

於是四條巨船再次行動了起來,風鼓帆,帆帶船,讓速度愈來愈快。

這時候哪怕那些使者不懂一句雅言,但看態勢也品味出來不對了,當即嘰裡呱啦開始聒噪,惹得旁邊武士將腰間佩刀抽出來寸許,於是這群從使頓時噤聲。

對於犬上御田鍬的勸阻充耳不聞,李世勣有條不紊繼續下令:

“艦隊收縮結陣,外側起拍杆,備火油,床弩上弦待發,賊寇但有阻攔,儘可放手施為。”

對守在三重山關處的倭人來說,還未相接,不少人便已喪膽。

隨著四艘大船的愈來愈近,映入雙眼的船體也愈來愈大,直至開至眼前已大如山嶽,而且絲毫沒有減速的意思。

小船觸之即碎,大舟也被這巨船的餘波掀翻,雲集在此的百條船就好似天上的雲絮遇到狂風一般,被掃的七零八落。

其中還有一些絕望之下朝著巨船丟出武器的,招來的是那彷彿神明巨船更猛烈的回擊,巨石從天而降將那些想要違逆的船隻砸成了齏粉。

敵船沒有一點像樣的抵抗,這讓登萊海師頓時興致缺缺,連火油和弩箭都不想浪費,只是放了幾下不花錢的拍杆威懾了事兒。

掃碎雲絮之後這支艦隊也正式進入內海,而在這裡,一座顯眼的聚落也映入所有人眼簾,異常顯眼。

不需下令,自有航海軍士開始指揮著調整方向朝著那飛鳥進發。

“這倒是個好地方,易守難攻。”

李世勣四周環顧了一圈,嘖嘖有聲。

內凹的岸邊與彎曲的海島環抱出來了一個風平浪靜的內海,島嶼兩頭與岸邊構建出來的隘口易守難攻,內海岸邊地勢平緩正宜築城,可謂寶地。

“看來即便夷狄也知,當以險御城。”

這片內海並不大,劉仁軌伸出胳膊大概測算了一下,東西不過百里,南北不過七十餘里,這樣的距離對巨船來說幾乎瞬息可至。

得益於內海的風平浪靜以及三重山將倭國水師撞的支離破碎,登萊海師近岸登陸進行的相當順利。

李世勣踏上了這片土地,穿著靴子使勁踩了兩下好似在確認真假一樣,隨後才放心開始指揮著巨船“卸貨”。

首先是前三條船隻上依次下來的精卒,不需要過多吩咐,自動開始有人平整土地,有人去收集乾柴,炊家子們開始埋鍋造飯。

最後一艘壓船小心盡力靠近靠近岸邊,一匹匹駿馬被從船上小心運送了下來,這些在船上一副蔫了吧唧樣子的馬兒踏上土地之後也開始慢慢恢復精神。

早先下船的健卒們迎了過去分別領走了自己的戰馬,牽到一邊嘗試給馬兒梳理照料餵食豆料,力求短時間內熟悉起來。

最終運送到岸邊的是一箱箱的甲冑、武器、乃至於馬匹護具,自有人拆箱分發。

犬上御田鍬自是不願下船的,他趴在船舷上親眼看著這群唐人一個個吃飽喝足,互相幫助穿戴鎧甲,那些盔甲一層層的還分了腿上胳膊上以及內外層等等,顯得分外堅實,根本非尋常兵器所能破也,他好似明白此前這位國公所說的“奴不值稱兵”的意思了。

岸邊吃飽喝足的李世勣穿好鎧甲,在親衛幫助下上馬,馬鞍兩側掛輕弩佩刀,手執一柄長槊沖天而舉:

“好兒郎們,隨我來!”

騎兵舉槊,步兵舉刀,金鐵交鳴聲中是如炸雷般的大唐雅音齊喝:

“萬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