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弊端

   所以如今出仕的法家學子還是不少的,洛新擔任攝政之時,雖然親近儒家和黃老學派,但對法家學子,只要德才兼備,他同樣願意使用。

   

   

   

   不過法家學子之中有才能的不少,但有德行的卻不多,法家那種認為仁義德行完全沒用的教育思想還是有些太過偏激了。

   

   

   

   這些年還在繼續改學說,學習儒家的做法,大量從儒家,黃老家之中吸收那些好聽又好看的文字來掩飾自己。

   

   

   

   劉恆的速度很快,長樂宮的一座偏殿之中很快就坐滿了各方大佬,那些有利益關係的大部分都沒有來到這裡,因為劉恆是想要聽到一些收回鑄幣權的弊端,從而修補自己的政策。

   

   

   

   開頭就直接是黃老派的一位博士直接說道:“朝廷收回鑄造錢幣的權力,是殘民、虐民之舉,天下百姓的苦難就要從此而開始了,臣望陛下深思。”

   

   

   

   劉恆沒說話,洛景問道:“還請博士詳解。”

   

   

   Qqxsnew.net

   博士便道:“昔年暴秦之時,始皇帝統一列國錢幣,由朝廷統一發放,但是很快民間就開始造假。

   

   

   

   到了大漢同樣如此。

   

   

   

   難道您以為只有諸侯王以及豪強會造假嗎?

   

   

   

   造假之風是從上到下,幾乎所有人都參與在其中,因為成本實在是過於低廉,手段實在是過於多。

   

   

   

   以臣的瞭解,最低級的手段就是在銅錢的邊緣磨下銅粉,那麼大的錢幣磨一些根本就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這些銅粉日積月累,然後就可以鑄造成新的錢,從中得利。

   

   

   

   更有甚者,直接將銅錢融開,向其中摻雜其他的金屬,做成那種不值錢的小錢,裡面甚至快要沒有銅了,民間稱之為‘葉錢’,意為像葉子一樣輕的錢。

   

   

   

   這樣的手段不盡其數,墨家想必知道的最為清楚,畢竟很多鑄造錢幣的工坊都是他們建造的。

   

   

   

   這樣的情況直到朝廷下放鑄幣權,天下豪強競相提升錢幣的質量才算是結束,臣可以直接確定的說,高皇后到洛文王執政的這數十年,是從有銅錢以來,錢幣質量最高的數十年。

   

   

   

   一旦您開始收回鑄幣權,那麼就一定會強行要求民間接受這種錢,畢竟這天下沒有朝廷鑄錢,百姓卻不收的道理,那是蔑視朝廷的威嚴。

   

   

   

   臣實在是不願意見到如今來之不易的場面,毀於一旦,所以才諫言您,萬萬不可收回鑄幣。”

   

   

   

   這一番話讓劉恆微微皺起了眉頭,因為在某一個方面來說的確是很有道理,當初洛新也是因為有這方面的原因才放開對錢幣的管控。

   

   

   

   洛景聽著這一番話卻有些同意,但也有不同意見,不過這種場合,他自然不會親自下場,自然有無數人為他衝鋒陷陣。

   

   

   

   果然很快就有人發聲反對,而且是從完全不同的方面。

   

   

   

   ————

   

   

   

   在漢文帝時期,針對鑄幣權的歸屬問題,朝堂之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漢文帝特意召開了一次會議,史稱“鑄幣之議”,這場會議雙方的言論被完整的記錄下來,得以通過史籍流傳後世,筆者將會詳細將史料翻譯解讀,力爭使每一個讀者都能夠理解這場爭論的雙方。——《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