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作品

第111章 千古名城:金陵


  金陵城位於巢湖以南,大江之畔,交通便利,周圍經過淮國數十年的開發,已經變得比較繁榮了。

  在吞併了楚國大量土地之後,淮國想要將那些土地掌控,最好的辦法就遷都。同時遷都之後,舒地、巢地這些土地也會進行大規模的開發。

  伍子胥在接到修築金陵城的詔令之後,沒有在淮安停留,直接就帶人前往金陵而去。

  王騏已經和孫武、范蠡、伍子胥、文種等大臣們商議討論過了,大家對於遷都金陵都很支持,從戰略上來講,淮國國土太大,淮安地處偏東,並不利於統治。而金陵相對來可以很好的掌控淮國各處。

  而且相比起淮安周圍全是平原,只有淮河一條防線,金陵的安全性就高很多了。

  雖然淮國立國之後,淮安就沒有被攻陷過,但是並不代表淮安城就安全。淮安北面只有淮河。晉國、齊國幾次從北面進攻,若是淮河失守,到時候淮安就要面對邦周大軍。

  若不是那幾代淮公都是明君,麾下又有精兵強將,淮安根本不會穩如泰山。

  只要渡過淮水,接下來距離淮安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這也是歷代淮國國君都在淮北屯積重兵的原因。

  一旦淮水失守,淮國就要打一場淮安保衛戰了。

  相對來說金陵就安全許多了。金陵北面乃是巢地,巢湖和巢都以及大別山餘脈將這裡變得易守難攻。東面乃是吳越之地,南面是舒地,只有西面是楚國。

  此天賜之都也。

  不過楚國被淮國一戰打斷了筋骨,沒有個幾十年恢復不了元氣,而等到淮國遷都金陵後,該擔心的就是楚國了。

  ......

  伍子胥率領一萬大軍,七萬民壯修築金陵城。因為是作為未來的都城修建,金陵城的選址和規模都很有講究,以前的金陵邑將作為金陵城的子城。

  大量糧食物資從淮安運送往金陵,有淮國支持,金陵城的建造變得很順利。

  伍子胥選取大江南岸一片略微突起的地方。此地地勢高出周圍有數十米,四周平緩,如同龜背。護城河則是直接從大江之中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