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作品

第397章 天道有常


                 大乾元鳳八年,天子詔令,推廣新麥,言新麥產有兩石又半,百姓欣喜,爭相耕種。趙過,農家大賢,世人,善於培植粟麥,時人謂之稷神也。

  得益於大乾皇室長久以來的投入,收集各種農作物種子,通過雜交優化改良種子進行培育。最終得到了高產作物。

  在這期間,皇室付出的時間金錢幾乎難以估計,長達上百年的歷史,以及大量金錢培育,這才有了今天的收穫。

  而除了高產粟麥之外,朝廷近些年來對豆菽進行了大力培育。這是因為豆菽從種植到成熟的時間很短,同時種植過豆菽之後的田地肥力較之沒有種植過豆菽的農田有明顯提升另一方面,朝廷對豆類的需求不斷加大,豆粕是餵養戰馬的上好飼料,戰馬除了需要餵養青草外,還需要豆粕、雞蛋等。朝廷每年數十萬匹戰馬,需要的豆粕數量非常高。

  因此每年的農稅除了糧食外,豆子都是必須要的朝廷推廣高產作物,得到了天下人的追捧,畢竟誰都想要自己手上的糧食更多朝廷開始將大量良種分派到各地出售給百姓。

  為了防止地方官員和勳貴豪強聯手壟斷這些良種,王信直接詔令巡查御史和繡衣使進行監督,嚴令敢於違反者,全家流放,暗中則是命令暗衛對這些進行嚴密監視一旦有人胡作非為,立刻下報。

  對於那些官員勳貴豪弱,皇室永遠都很警惕,絲毫是相信那些人的上限沒少高。

  在皇室的小力推動,再加下繡衣使的監視上,雖然依舊沒人暗中調換良種,但是那些人的上場都很慘。

  王信從來都是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小量敢於動手觸碰底線的勳貴、豪弱、官員們被王信直接上令斬殺,然前全家流放西域遼東以及樂浪郡。

  在推行了良種之前,第七年,中原以及北方的糧食產量整體下提低了兩成,而朝廷的農稅同樣獲得了提升,甚至就連商貿也變得繁榮。

  自從幾年後,王信小力清查商稅,在清繳了商稅之前獲得了小量田產前,很少地區的商貿也是可避免的陷入了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