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家李狗蛋 作品

第50章 劉一手的傳說

 
“你有事兒也行,把禮錢給我,我給你捎著。”母親呼哧了兩口氣,無可奈何地說道。

 
“我剛蓋了房子,哪有錢?”紀元海回答道,“娘,你要是感覺我應該出這份錢,你就替我出了,算我借你的吧。”

 
母親皺眉:“你說的啥話,我一個婦女家,哪裡有錢借給你?”

 
“那你也沒錢,我也沒錢,咱實在不好意思去吃這頓飯啊。”紀元海說道,“乾脆別去了吧?”

 
母親氣的霍然站起來:“元海,你到底想幹啥!”

 
“你小舅結婚,你就這樣——”

 
“嚷嚷啥?讓外人看笑話啊?”奶奶說道,“都坐下慢慢說話。”

 
母親憋著氣坐下,盯著紀元海。

 
“元海,你要是這樣,以後還去你姥爺家走親戚嗎?”

 
紀元海一臉奇怪:“娘,你跟姥爺家沒斷親,來往著呢,喊我幹啥?”

 
“你逢年過節,就不看望你姥爺姥娘?就不看望你小舅去?你沒有親戚幫襯,你往後怎麼‘走路’!”母親說道。

 
母親說的,倒也是這個年代的“農村共識”。

 
沒有親戚、親族幫襯,一旦有什麼衝突,別人家人多就來欺負人少。有幫襯的,才能“站得住”,才能“走路”,否則寸步難行。

 
這一點共識,爺爺奶奶、父親也都是認同的。

 
所以,斷親這個選項,現在幾乎不會出現在他們選擇中。

 
幾十年後,隨著到處起高樓,親戚互相幫襯的情況大大減少,好些年都不見面的情況增加,那時候才是“親戚味”“家族味”迅速消退的時候。

 
紀元海沒再回答母親的問題。

 
再掰扯下去,他對姥爺家比較決絕的態度,除了陸荷苓不會有人支持。

 
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都捨不得親戚斷了往來。

 
“爺爺奶奶,爹,我那房子已經收拾好了,這兩天我跟荷苓就搬出去。”

 
紀元海開口說道。

 
這話一說,堂屋裡眾人都頓時吃驚。

 
元海,這就真的要分家分東西,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