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41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

 “不是……我的意思是……” 

 看到這一幕的常浩南自己也意識到剛剛的用詞有些欠妥,稍微找補了一句: 

 “我最近一直在忙973項目的事情嘛,所以想要認識一下……” 

 杜義山倒是比較理解常浩南的感覺,直接解釋道: 

 “閻良楚的情況跟你不一樣,是工農兵大學生,畢業之後在飛機強度所工作了十幾年才又考的研究生,這個所雖然是機械工業部下屬的,但近些年因為他們那邊老本行不景氣,主要業務都是搞飛機還有火箭結構研究,所以他已經是很有經驗的老航空了。” 

 “而且啊,他這次去盛京,還算是受到了伱的鼓勵,或者說是啟發,在你之前的成果基礎上,搞出來一套空間分佈載荷測試技術,正好,601那邊因為你和小姚的情況,開始試點接收高校優秀的在讀研究生進入項目組。” 

 說到這裡,他不由自主地瞄了一眼剛剛抬起頭來的劉洪波。 

 於是後者又把頭低下去了。 

 剛剛從難以言表中回過神來的唐林天也點點頭: 

 “確實,為這個事,閻博士把自己之前已經搞了三年的課題給結了,重新開了個載荷譜編訂的課題過去,態度相當堅決。” 

 “這是好事啊,咱們就是要把華夏的蘇27搞的比老毛子自己的都好!” 

 常浩南手上包餃子的動作不停,但喜悅之情已經溢於言表。 

 剛剛杜義山和唐林天講過之後,他也回憶起來了這位後來同樣評上院士的閻良楚。 

 進入21世紀之後,華夏包括第四代戰鬥機和大飛機在內的重要航空項目,基本都有他參與的身影。 

 更巧的是,常浩南在新舟60上面應用的那套技術,原本就是被閻良楚的課題組所攻克的。 

 只不過那是2010年左右的事情了。 

 而如今,對方又被常浩南的成果影響,提前走上了與上一世相同的賽道。 

 總之這麼看,二人好像還頗有些緣分。 

 當然,常浩南感到高興的原因不只有這個。 

 更重要的是,隨著他本人成果的不斷增加,已經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其它人,甚至其它研究領域的進步。 

 這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分身乏術的常浩南無需親自參與很多重複性較高的項目。 

 比如他之前在八三工程中取得的成果可以被其他人應用到兩個三代機項目和殲轟7的升級之中,如今在十號工程中開發出的技術也可以推廣應用到十一號工程裡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這也是常浩南如今可以常駐京城,並把後面一段時間的主要精力放在模鍛壓機和仿真軟件這種基礎研究項目上的底氣。 

 否則像是剛重生過來那會,光是四處趕場就已經夠他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