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三秋醬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 紙墨

聞言唐劍秋已然氣煞,又怎能容忍這廝胡作非為?

“真是豈有此理!那豈不是縣中一霸?既如此更改將他治理才是!”

唐劍秋義憤填膺,言語之間有著說不出來的憤怒。

他清楚知道對方為人,此人一生為官清廉幹練,任事勤快,謀略兼裕,卻功高不賞,幾不免禍,可又偏偏發生這樣的事情,這要他如何不氣?

雖說此案較小,並未涉及人命,可這也是聞所未聞前所未見啊!

朱一馮不過是無奈的嘆息了一聲,而後將其中原由娓娓道來:“若真是這一縣之霸本總督早已將他制裁,

可此人在朝中交實甚廣,這朝中一二品官員絕大多數都認得他的,並不是你我能得罪的起的,

再加上他祖上又有功名在身,且又有丹書鐵券,即便真能證實他的罪名也是無可奈何啊。”

當然,還有一件事是他沒有說出來的,此人或多跟魏忠賢沾染了些許關係。

之所以沒能直接說出還是擔心這地方安排了魏忠賢的眼線,凡事還是稍微謹慎些才好。

雖說朱一馮的身份的確特殊,但也不代表他在這宮中可以肆意橫行,要是讓那執掌東廠的魏忠賢知曉,只怕這項上人頭不保。

唐劍秋感受到了對方的為難之處,畢竟也沒有誰想得罪權貴,可他想知道那人又仗著誰的勢才如此膽大妄為。

“連朱大人你也無法處置?那據你所知,這楊三認識的何人是你我得罪不起的?”

“楊三雖無官袍加身,但認得皇親。”說來朱一馮也有些許無奈,這才是他的為難之處。

“朱大人!這廝分明是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又怎能置之不理?莫非就任他指鹿為馬不成?”

唐劍秋也是一時氣壞衝動才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他也不想把這負面情緒傳輸給忘年交的。

若真是如此那麼北鎮撫司倒是可以接手,因為北鎮撫司就是為了鎮壓官吏的不法行為。

朱一馮頂著巨大的壓力,起初他並不想說出實情,可考慮到唐劍秋的為人,再三斟酌之下他選擇實話實說:

“唐大人誤會了,楊三手上握著足矣讓我們朱家滅滿門的證據。”

“什麼!”

唐劍秋大驚,先不說兩人是怎麼認識的,就說這楊三並無功名利祿在身,又怎會掌握到朱家的罪證?

雖說這朱一馮跟開國皇帝朱元璋沾染了星靈點點的關係,但終究也只是同父異母的子孫後代,何況這株連九族的罪的不可赦免的。

說來朱一馮也是有些無奈,他先是嘆了一口氣,接著將當日之事說出:

“那日我喝了點酒,一時興奮就寫了一首詩,可誰曾想這一覺醒來卻發現這詩已然不見,起初並未在意,想著丟就丟了,再寫一封便是,

可誰曾想這詩竟落入了楊三手中,再經過他這般篡改在添上幾筆竟成了反詩!”

這正是朱一馮的痛處,若是那日沒有當場作詩也許就不會讓楊三抓到把柄,更不會任由他騎到自己頭上。

唐劍秋道:“既是篡改找個高人倒是可以根據字跡反覆比對還你清白。”

對於唐劍秋說的這些朱一馮早已想過,他搖了搖頭,道:

“不,此人也不知從哪找了個了得的高手,模仿了本總督的字跡,可以說是以假亂真,我這實在不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