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念奴嬌7

週五握住她的手:“天無絕人之路。”




他望向半空中的水鏡,此世後人既無由憑弔赤壁,那便再創一段傳奇。




【綜上來看,蘇軾筆下的周瑜婚姻美滿、英氣勃發、風流瀟灑、臨兵列陣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泰然,戰功赫赫,活脫脫一個完美男神。】




嘖……




劉徹有些酸:“這就奉為神明瞭。”




還男神,朕難道還比不上週瑜嗎?




【那蘇軾這樣大肆潑墨描寫周瑜是為了什麼呢?】




南宋。




陸游敲著桌子點評:“此詞雖題為赤壁,但心實為己而發,周郎為賓,自己為主,寓主於賓,變幻離奇,蘇東坡是仙才!”




【是的,主要是與自己形成對比。“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勝蹟重遊,難免感懷,周瑜的光彩很容易讓詞人聯想到自身。




我們逐個對比一下,詞中的周瑜有如花美眷,那此時的蘇軾呢?】




這問題,蘇氏父子三人面面相覷,蘇軾斟酌著開口:“我妻王弗亦是解語之人吧!”




他還記得新婚之夜,他以集句詩表白洞房之喜,王弗不僅聽懂了,還將那些詩句的出處一一道來,這怎能不讓他驚喜?從那一刻起,他就認定,這個妻子是他一生的知己。美滿若此,還不算如花美眷相伴麼?




【我們知道,這時,蘇軾的妻子王弗已經去世多年,他雖續娶,但每每想及王弗,心中都不勝悽惶,正因如此,才有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楚棠放出原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一首悼亡詞寫得情真意切,一經展示就俘獲了眾人的心。




東晉。




潘岳讀著水鏡中的詞句,不禁又想起自己逝世的愛妻楊氏。眼前高宅深深,彷彿還有妻子留下的痕跡,屋中種種,到處都存著二人的記憶。牆壁上分明還掛著妻子的筆墨。可屏帷之間卻再無那道倩影……他掩面落淚: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




唐朝。




元稹和白居易感嘆:“蘇軾是至情之人啊!”




“柔思婉轉字字泣血,‘不思量,自難忘。’他分明是日日思量!情深至此卻泉壤幽隔,當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被這首詞感動了。




宋朝。




歐陽修一邊將詞諳熟在心,一邊不無讚賞地感嘆:“原以為蘇軾之詞一意雄豪,這《江城子》卻是哀婉悽切,自血淚吐出,較之前代婉約之詞,更是以情取勝。”




他哪裡是不會寫婉約詞,分明是二類兼修,且個個都是巔峰!




真情總是動人的,更何況運筆者還有極高的藝術素養。這首詞既能打動千百年後的讀者,自然也會令之前或之後的古人動容。一時之間,眾人都沉浸在哀婉的詞意中。




“唉,上天為何總是妒忌恩愛夫妻呢?”




收穫了眾人同情的蘇軾本人卻是被眼前的詞嚇得如遭雷擊,好半晌都沒緩過神來:




“娘……娘子她,過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