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49章 亮相(求推薦)

    “計算機和互聯網起源於國外,我們要發展就要借鑑、吸收、創新,這不是件丟人的事,反而是必須要有的過程。”

    梁民頓了頓,意有所指的說道:“當前國內有些言論,說什麼互聯網要在幾年之內彎道超車,我覺得那是不現實也容易對你們這些相關專業的學生產生誤導。”

    “當然啦,我在課上所說的也只是我自己的觀點,是基於自己對於國內外的觀察和了解,你們作為參考就好,千萬別迷信權威。”

    梁民笑了笑,目光從前排掃過:“而且,今天也請來不少已經在做互聯網項目和有興趣做的朋友們分享他們的心得。”

    老師在上面侃侃而談,學生們在臺下認真聽講。

    今天這堂課雖然是專業課,但沒有聊什麼太過艱深的技術,梁民反而是不斷的拿國外互聯網發展和國內作對比。

    深入淺出,條理分明。

    這一下,第一排坐著的方卓就舒心多了。

    這聽得懂啊!

    而且,這老師確實有乾貨。

    比如,他拿僅成立兩年但飛速發展的谷歌舉例,認為國內也必然需要類似的搜索引擎,而時下國內這一塊已經有人創立公司來填補空白市場。

    他下了論斷,認為這種借鑑國外成熟互聯網企業,在國內創立本土企業填補空白也是很好的創業機遇。

    方卓聽得很佩服。

    這種事讓他說也能說得容易,但經歷過一遍和蒙著眼摸索可完全是兩碼事,難度級別不是一樣的。

    “小周,你說,我出多少錢能把你老師挖到咱公司來?”方卓悄悄的向聽講的周辛問了一句。

    周辛足足愣了五秒,然後才忍俊不禁的笑道:“方哥,你不是說要問問老師醫院的事嗎?那下課的時候你一起問唄。”

    方卓有些悻悻。

    可是,問問也不會掉塊肉,萬一呢?

    臺上的論述在繼續,有不少內容是梁民對國內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

    如此大約三四十分鐘,梁民拿起保溫杯,喝了一口水,抬手衝著第一排示意道:“咱們學校有學生在市裡做了個互聯網醫療領域的項目,我覺得很有意思,大家可以聽聽他們的想法,這是一種很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