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181章 共同進步(二合一)

    徐新皺眉:“那這是個持久戰?”

    “不,它在流程上做文章,我們不會,我們會很爽快的進行補貼,車票、身份證、掛號單隻有一致就會立即補貼現金。”方卓搖頭,“我們要幫助對手進步,讓他們加速補貼流程。”

    “……”徐新問道,“這能拖垮它嗎?”

    “不清楚,同時我還會向院方爭取擴大一些線上比例。”方卓笑笑,“上面領導有批示,我們兩家屬於公平競爭,你知道是怎麼個公平法嗎?”

    徐新搖頭。

    “一共3%,那就一家1.5%,要是8%,那就一家4%,就是這樣的公平。”方卓大笑,“公平吧?”

    徐新愣住了,這怎麼能公平呢?進行了機械的一刀切?

    她忍不住說道:“不合理啊。”

    “申城的線上掛號比例本身是偏低的,如果稍微加快腳步,按照我們的數據觀察,6%也沒什麼問題,如果能成功擴大到這個數,互聯網醫療每日的補貼大概會迅速提高到一天10萬。”方卓淡淡的說道,“這樣一個月就是撒下300萬,它繼續接入醫院的話,這個數目還打不住。”

    300萬多嗎?

    在申城這樣的城市裡似乎不算一個大數字。

    但兩個月就是600萬,七個月就過2000萬。

    掛號網第一輪融資的數目也不過2000萬而已。

    就這,它還是業內最領先的線上掛號企業。

    徐新思索了一會,問道:“資金太多的話,互聯網醫療停止補貼就是。”

    “月初,互聯網醫療在一家三甲醫院也許有1個真實用戶,上週,這個數字提升到8,這周,它開始搶佔我們的用戶。”方卓說道,“停止補貼的話,這個數字會回落到4、5。”

    “他們原本補貼的期待也許是10,認輸停止就相當於前面投入的錢只起到很小的作用,很難甘心的。”

    “補貼一打開口子就很難止住,等到忍痛決定,也許已經流血死掉了。”

    方卓想了想,又說道:“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們被打死,現金吃不住勁的話。”

    “那能吃住勁麼?”徐新問道。

    “第一輪融資兩千萬,銀行信貸一千萬,後面還有銀行方面的支持,我們燒到年底沒問題。”方卓預估了一個數。

    “到年底沒停下呢?”徐新再問。

    方卓淡定的答道:“那就把第二輪的估值降低一些,優先爭取現金進來繼續燒,我們是首批國家級互聯網創新產業企業,怕什麼,還沒在信貸上狂飆猛進呢。”

    徐新沉默了,她不知道這樣在一座城市上燒錢值不值,哦不,還有另一座粵省的省會羊城。

    車抵達目的地,瑞金醫院。

    “走吧,徐總,參觀參觀我們的業務。瑞金醫院是著名的三甲醫院,是交大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每天的日診療人數接近1000。”

    “也就是說,這座醫院每天線上掛號的人數差不多是30人。”

    “這種好醫院,任何一點方便的方式都會迅速滿載。”

    “如果線上比例的提高談妥,每天能有70人次的使用。”

    方卓侃侃而談:“這樣的話,拋除本地ip掛號,一半人次的補貼是瑞金一天1750塊。”

    徐新有些咂舌於方卓的門清,說道:“這是最終每天在瑞金醫院燒的錢吧?一個月是5萬塊?”

    “嗯,也可能再高一些。”方卓盤算了一下,“知道有補貼後,很多人會刻意用的。”

    徐新也算了算,倒覺得自己有些大驚小怪,單個醫院的數字其實沒超出一月300萬的金額預估。

    她轉而開始就著這個數字評估線上掛號的服務。

    瑞金的一天按70人次,一年便是25550人次。

    整個申城大大小小的醫院呢?

    “申城有多少家三甲?”徐新直接向方卓問道。

    果然,方卓脫口而出:“35家。”

    徐新繼續心算,申城三甲醫院的一年診療總數是89萬,算上其它醫院,這個數字還能翻一倍,達到200萬。

    單就申城一地,線上掛號按照目前的趨勢就能提供200萬人次的服務。

    整個華東區域呢?

    考慮到各個省份的不同計算機基礎,一年總得有個大幾百萬的人次吧?

    徐新覺得相當驚人。

    這還沒加上計算機與互聯網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