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355章 別鬧了,方卓(二合一)

    很顯然,方卓接任董事長被資本市場認為是利好消息。

    方卓離京前又見了兩位非新浪業務相關的領導,虛心聽取來自官方對醫科發展的指示,表示時刻以推動大眾群體的醫療方便作為公司路線。

    鑑於心情十分激動,申城又有要事,方卓婉拒了搜狐張朝陽的飯局邀請,迫不及待的飛回了申城。

    媒體輿論平靜,陳進教授行蹤確定,資料材料準備齊全,現在就差挑選一個黃道吉日掀開一場驚人的騙局。

    方卓不是一個迷信的人,但也真還就看了看日曆,最終為陳教授挑選了6月14號這樣一個吉利的日子。

    這一天,忌出行,宜安葬。

    6月11號,方卓坐在恆隆23的總裁辦考慮國際局勢和外星來客,前臺忽然有電話打進來讓他回神。

    “方總,有位記者叫梁幕想見您。”

    “不是都拒絕採訪了嗎?不見,說我有個會議安排。”

    方卓腦海裡稍微轉了轉消息,近期都沒有安排採訪,他連京城參加股東會時都婉拒了媒體鏡頭,就是考慮進行一些脫敏處理。

    “他不是要採訪,是要給您寫書。”前臺聲音有些奇怪。

    “不見。”方卓說了最終決定,掛掉電話,覺得十分莫名其妙。

    不過,上午半天過去,記者梁幕仍舊沒有離開,甚至找了好幾層的關係讓人給易科總裁打了電話。

    方卓是接到新浪主筆徐長倫的電話,想著直接拒之門外確實不太禮貌,也就給了面子請人進來。

    雙方握手,主賓落座。

    “梁記者和老徐是什麼關係?怎麼有給我寫書的念頭?我這年齡沒到被人著書立作的時候吧。”方卓上來就表明態度。

    “徐長倫是我高中同學的同鄉,我們見面吃過一次飯。”梁幕很實在的把這關係擺出來。

    方卓先是一愣,再是一笑,喝了口茶。

    梁幕繼續認真說道:“方總白手起家,先創辦醫科,篳路藍縷,可惜遭遇政策變動,後上央視憑藉出色表現拿到易科的起步資金,成功以產品出海,經過法律、環境、產業的競爭,易科欣欣向榮。”

    “再然後又憑藉資本運作拿下新浪,一躍而為華夏互聯網最讓人注目的掌門人,現在又進軍房地產,成功拿下東八塊。”

    “方總的經歷值得寫書,值得寫一本傳記。”

    方卓輕輕吹了一口茶水,笑道:“梁記者不用吹捧我,我現在沒有什麼傳記打算。”

    “我不是吹捧。”梁幕仍舊認真,“好吧,如果只是把方總的過往經歷說出來就算吹捧,那我確實是在吹捧。”

    方卓笑笑,沒說話。

    梁幕又說道:“況且,方總就算沒這個意願,難道市面上就沒人寫了嗎?不說那些‘申城首富的十句話’之類的東西,人物傳記,我聽說都有人在瞎編。”

    方卓挑挑眉。

    梁幕從自己的公文包裡拿出一疊材料,起身遞到辦公桌上。

    方卓隨意翻了翻,大皺眉頭,這確實是瞎編亂造,頗有“方總不得不說的二三事”之感。

    他翻完之後忽然疑問道:“這是打印出來的a4紙?不是成書?你哪來的?”

    梁幕大方承認:“這是我寫完之後打印出來的,只是看有些人要寫,所以,我提前寫好來給方總看看,不寫真的,假的就會流傳。”

    方卓捏著一疊紙,面色有些古怪,想了想,問道:“梁記者?你現在是記者嗎?”

    “不是,已經辭職了。”梁幕答道。

    方卓詫異:“你不是來我這裡找工作的吧?”

    “能幫方總以示正聽,這是我當前階段願意做的事。”梁幕平靜的說道,“當記者沒有意思,我打算兩年一個週期,觀察華夏商業的五個人物,方卓是我見的第一位公司總裁。”

    方卓覺得這傢伙有點吹牛筆,這意思是兩年一到就辭職?

    不過,華夏這麼多人,有些許脫俗的志向也正常。

    方卓猶豫了幾秒,提了個要求:“你最終寫出來的東西要經過我審閱,有問題嗎?”

    “有分歧的地方我願意和方總討論,書名我已經起好了。”梁幕說道,“就叫《我眼中的易科和方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