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380章 站在風口上(二合一)

    在他們看來,沒有領導關照肯定不能搞來那麼一大批錢,而真搞來那麼一大批錢,雖然也讓人驚訝,但放在小方總身上似乎就能讓人理解了。

    如此情況之下,備受關注的當事人方卓沒有接受採訪,他就是一門心思的要敲定不同機構的投資。

    因為項目涉及的資金太大,方卓雖然營造了不少默契,但想要迅速落實還是有些難度,別看高盛給易科推薦的首席財務官都到崗了,投資的合同還是遲遲沒能議定。

    這需要一個突破口。

    廬州國投當不了這個突破口,它是投資會議裡最弱勢的一方,在幾個機構眼裡甚至隨時都能被踢走。

    易科集團和miga基金當不了這個突破口,它所展現的資金本就是應該的,如果方卓既不懂技術,又沒有資金,機構方壓根不會考慮進場。

    方卓思來想去,高盛有種曖昧的狡猾,德銀有種狀似憨厚的機詐,這個突破口還得放在老實的dcm身上。

    投資會議已經召開三輪,幾家機構都不急表態,而方卓關於期權池的設立已經降到10%,這是他用來吸引大才的底線,已經不能再降。

    8月1號,方卓讓人通知高盛、德銀、idg、dcm將在4號召開第四輪投資會議。

    也就在這一天,方卓終於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從正面回應了備受關注的投資行動。

    這次採訪算是半推半就,畢竟,他和央視一直有不錯的關係,不提曾經上過的節目,對方几次的正面報道都幫了不少忙。

    採訪依舊是聯合採訪,央視來了,新浪也就來了。

    方卓首先解釋了資金情況,因為已經在逐漸出手,現在也沒什麼好隱瞞:“很多媒體寫了百億規模,實際上,這是我們的項目預算,我們是在爭取這個數字,而不是已經擁有這些錢,大家把錢想得太輕鬆了。”

    “我看著報紙上的報道,感覺自己就是個印錢的。”

    “當然了,我手上也有一部分的資金,這些錢是來自當初對搜狐和網易的投資。”

    “我前兩年一直堅信華夏的互聯網行業有著光明的未來,這種堅信不僅僅是口頭上,也落實在了行動裡,搜狐的股票差不多出完了,網易的還剩部分。”

    方卓很坦誠的聊到這些。

    央視記者好奇的問道:“方總,你持有的搜狐和網易股票有多少?如果我沒記錯,你的私募基金還曾上它們的股東榜單對嗎?”

    “最開始是觸發了一個美股的舉牌線,這兩部分的股票出手差不多是2億美元。”方卓輕飄飄的給了個答案,隨著網易的漲幅,他手上還有部分沒出手的持股,實際上比當初預測的要多。

    記者沉默了。

    連帶後面的鏡頭都跟著晃了晃,彷彿在為這個數字驚歎。

    “那、那方總最開始投資買入它們的成本是多少?”記者結巴了一下,忍不住問道。

    方卓想了想:“成本不高,綜合起來是一塊多錢買入的。”

    網易的成本最低,去年停牌後還不到1美元,而它的漲幅則是相當驚人的要追上新浪。

    記者再次沉默,好幾秒之後才問道:“方總,這就是傳說中的價值投資嗎?”

    方卓哈哈大笑:“這是價值投資+運氣而已,即便這樣,這錢距離投資半導體還差得遠,所以我們在和一些國際知名的投資機構談,看看能不能填補這一塊。”

    記者追問道:“能填補嗎?”

    “不知道,在努力,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也找了一些老朋友,比如我們易科的股東idg,他們先前是不打算投這個項目的。”方卓擺出一個老朋友,“後來認真瞭解我們項目之後,他們在很積極的打算投錢。”

    方卓在老熊還沒回京城的時候真問過他是否投錢。

    熊瀟鴿極其堅定的回絕,一點都沒有考慮的意思,他從心裡認為這個項目的回報週期可能出乎意料的長。

    不過,作為老朋友,他也表示,不管是誰要考慮投資項目,自己都可以第一時間各種來撐場子。

    所以,才有了由熊瀟鴿把項目透露出去的動作,也有了方卓面對央視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