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381章 朋友們(二合一)

    人才窘境要有上層意志的推動,而非靠一個人一家企業來解決。

    拿新加坡來說,半導體產業是它電子工業兩大支柱產業之一,為了促成產業群聚,健全整體結構,政府進行了積極的干預和引導。

    從規劃評估到水、電、土地取得,再到人員招募、長遠的財務規劃等方面,有著一系列的完整協助,也因此讓新加坡成為半導體領域多國籍企業發展最為成功的國家。

    而且,新加坡還刻意推動著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有著相當成熟的產業鏈環境。

    國內和新加坡國情固然不同,但還是可以借鑑很多成功的經驗。

    方卓願意推動這種借鑑,也願意把這種借鑑動作拿到桌上來當籌碼,他現在不需要考慮整個國家產業情況,只要先解決自家問題就行。

    “近期關於我們項目的輿論反響很不錯,我前兩天還接受了央視的採訪。”他喝了口茶,說道,“我找關係和信產部的領導說了說,等到項目完成立項,應該能拿到一些來自上面的有利政策。”

    方卓繼續說道:“差不多這個月月底,我會去一趟京城,要有個當面的彙報和爭取。”

    幾個人消化了一下這個新消息,張紅力目光閃動,徐開偉微微頷首,康納若有所思。

    這時,熊瀟鴿出聲了:“那這樣的話,我們最起碼要在月底前把投資框架做出來,能爭取到越好的政策,大家以後才能收穫更大的利益。”

    康納沉吟,他倒不覺得找領導要政策有什麼,反而樂見其成。

    不管是政策,不管是國資,不管是振興產業,不管是什麼,只要能賺錢,都無所謂。

    他只是覺得這個時間有些急,dcm想開拓華夏的業務,這一趟基本確定會投中芯,冰芯也很看好,但是同時處理兩宗大額投資,內部需要各種流程確認。

    今天已經是4號,到月底也就是三個星期的樣子。

    康納“咳”了一聲,準備開口發表意見。

    然而,他都張嘴了,對面的德銀張紅力立即說道:“可以,是應該要加快流程,我們沒問題,這方面我能做主。”

    康納閉上了嘴,考慮著措辭。

    沒等這位dcm合夥人想好怎麼說,旁邊的高盛徐開偉也同意道:“政策這種事就得找準時機,免得出現變故,我們之前在法國就個慘痛的教訓,我這邊也沒問題。”

    康納聽見這樣的說法,覺著自己可能是有點保守了。

    熊瀟鴿嗓門大,他喝了一口水,大笑道:“哈哈哈,大家都沒問題,我們idg當然也沒問題,雖然我僅代表idg參加過一次會議,但對冰芯有信心。”

    康納想了想,確實有點保守,內部流程催一催是能加快的。

    這位dcm的合夥人兼高級副總裁當即說道:“嗯,我們dcm的流程簡單,只要項目沒問題,這方面也沒什麼問題。”

    他如此一句,其他人喝茶的喝茶,放文件的放文件,方卓也就立即進展到下一個議題。

    “那我再說說這個期權池的10%,關於這一點,我得說這就是底線了,冰芯想要有長遠的發展,必須要有頂尖的人才加盟。”

    徐開偉笑了一句:“邱總還不夠頂尖嗎?”

    “邱總是一位總裁,而晶圓廠的技術驅動需要一位更頂尖的技術總監。”方卓沒有避諱的說道,“比如,胡正明。”

    邱慈雲能把一群工程師和一堆設備組合到一起形成產能,但繼續讓製程技術往更高層次攀登,那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像臺積電的胡正明不光已經知道更先進的技術,他還能在這個層級繼續鑽研突破。

    晶圓廠的技術驅動即在於,一旦擁有更好的技術,立即就能擊敗競爭對手,這是連錢都沒法產生的效果。

    徐開偉啞然,胡正明確實能當技術總監,可這樣的例子恐怕也舉不出來幾個。

    他眯了眯眼,看了眼康納,投資機構在這種時候是一個戰壕,自己的心理價位是5%,總覺得方總口中的10%還能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