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524章 快速發展的雛形(二合一)

    “剛才我說到哪了?”他問徐新。

    “說到‘大’到超乎想象。”徐新記得很清楚。

    方卓略一沉吟:“我在考慮收購大中電器的可能性。”

    徐新:“?”

    熊瀟鴿:“??”

    王風益:“喔,那就收購啊。”

    徐新和熊瀟鴿怒視王風益,兩人又對視一眼,感受到對方類似的想法。

    這次不是因為某些恩怨的考量,而是——

    這很不互聯網!

    要說當今華夏互聯網的代表人物,你方總的名字肯定要被提及!

    但現在,你這路子是不是有點歪?

    不搞輕資產,一味奔著重資產去,這是邪典互聯網!

    “方總,大中電器我知道,國內的家電零售商,嗯,剛才這份材料裡也提到了。”熊瀟鴿指了指剛剛看過的材料,“收購它有利於易購嗎?”

    “就算有利於,又有利於多少呢?”

    “方總,我不是在質疑你,你實話實說,那黃總到底是不是把你得罪死了?”

    熊瀟鴿本想語氣輕鬆的說出這句話,可是腦子裡想著實體和互聯網的區別,語氣不自覺的嚴肅很多。

    “老熊,不要把私人恩怨摻雜進來。”方卓搖搖頭。

    “方總,由不得我不這樣想,好,你是東方貝索斯,你要做東方亞馬遜,可是,連亞馬遜本身都沒搞線下的實體門店,何必如此呢?”熊瀟鴿認真的說道,“你這還是b2c嗎?還是電子商務嗎?還是互聯網嗎?”

    亞馬遜確實沒搞線下實體。

    但,那是現在沒搞,將來的它依舊開設了線下店。

    方卓心裡組織語言,說道:“老熊,嗯,新姐雖然沒說話,想必也有類似的疑惑。”

    王風益示意道:“還有我。”

    “你們這些搞投資的有個缺點,就是太容易執著於概念,彷彿概念鼓吹的好,項目就成功,反之,項目就一定失敗。”方卓批評道,“非要貼上標籤,非要互聯網不可。”

    他繼續說道:“易購要做b2c,主打的品類是客單價高的3c產品,這對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物流、渠道、真偽、售後,易購得把方方面面都做起來才行,就算從元旦開始,一直到年底都未必能成體系。”

    “怎麼建立消費者的信任?”

    “光憑我方卓的名字可以嗎?難道他們買的冰箱壞了,提我的名字就能立即修好了?”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它還是商務,不是套個‘電子’‘互聯網’的標籤就能萬事大吉。”

    “易購想要能燒錢,想要做起來,想要真的做成,基礎打底的時間太久。”

    方卓頓了頓,喝了口涼咖啡:“大中電器的渠道、運營、售後保障都可以為易購提供有力的補充。”

    他低頭翻了翻資料,找到大中電器的情況,遞給三位投資話事人。

    大中電器是82年成立於京城,89年有了第一家門店,99年開始做電器連鎖店,2000年開出6家連鎖店,2003年擴張到32家,成為京城市場份額第一的電器零售商。

    同年,大中電器走出京城,開始做全國連鎖電器。

    今年,這家公司已然是國內知名的電器零售商,京城、天津、申城等大城市都有大中電器的連鎖門店。

    熊瀟鴿、徐新、王風益三人傳遞資料,陷入沉默。

    要做3c產品,註定是以大城市打開局面,聽起來,大中電器似乎真的可以成為易購的補充。

    只是,實體和線上完全是不同的模式。

    與其這樣,不如直接收購大中電器,然後以它為主體進行更大規模的全國式擴張了。

    熊瀟鴿把這樣的考量說了出來。

    “大中電器今年在國內一共有70家門店,京、津、申、廣、杭等地都有,他們現在搞的也是省會大城市為主,但國內的家電連鎖競爭相當激烈。”方卓說道,“在它上面還有國美、蘇寧、永樂、三聯、五星,這些都是實打實營業額上超過它的。”

    “更何況,蘇寧和國美今年在香江上市,有資格搞資本擴張了。”

    “永樂也計劃明年上市,這又是一家。”

    “大中電器距離上市還有距離,未來遭遇的競爭會越來越大,這同樣是這個市場的縮影。”

    “我可以選擇b2c這個新興的賽道,為什麼要躋身可預見的競爭激烈賽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