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519 三角(二合一)

    一家賣衣服的還好,一家賣電視的也行,可這越來越多的極具辨識度的內地企業高管被方卓一一安排入座,就彷彿……就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整個會議廳都變得肅穆。

    企鵝控股,2004年06月在港上市。

    李寧集團,2004年06月在港上市。

    中興通訊,2004年12月在港上市。

    吉利集團,2005年05月在港上市。

    交通銀行,2005年06月在港上市。

    華夏神華,2005年06月在港上市。

    一家二家三四家,五家六家七八家。

    九家十家十一家,飛入港市看得見。

    隨著方卓越來越頻繁的握手、寒暄、引人入座,原本會議廳裡的那種古怪、輕佻、看熱鬧的氛圍早已消失不見,如姚霏這種投資人也不知不覺中變得正襟危坐。

    是的,這些企業極具標籤性,它們都是從內地來香江上市,其中,有賣衣服的、賣鞋子的、賣車子的、賣能源的、賣通信解決方案的……

    有的看起來很平平無奇,有的看起來便覺很有背景,有的是掙扎兩年才成功上市,有的是先在內地a股再來香江h股。

    說一句參差不齊很恰當,可再是參差,當會議廳逐漸坐滿,所有的人都親眼目睹了一種內地經濟力量的崛起,沒有任何人能忽視這種力量。

    如此以活生生的企業高管來呈現的方式格外生動,也格外讓人震動。

    李行長臉上早就帶了燦爛的笑容,即將正式開始的時候又忍不住和方總說道:“方總,聲勢太大,太大了,你不是說就幾個朋友嗎?這太興師動眾了。”

    方卓點點頭:“是啊,我就幾個朋友,其他的是我打電話過去說,我們銀行要上市,給不給面子來玩一玩?然後就是現在這樣了,不是我面子大,是中行是李行長面子大。”

    李行長知道情況不是這樣,仍然忍不住開懷。

    “今天這個局面,領導,等會你致辭的時候臨時提一提。”方卓提醒道,“銀行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也和企業發展的趨勢保持一致,中行的基本盤就是內地經濟的騰飛,這種騰飛和商業相互作用,在座的不論內地企業還是香江企業都是一樣,不要單拎著內地企業來說。”

    李行長鄭重點頭,他同樣感受到一種朝氣蓬勃的力量,甚至,心情都慢慢變得激動。

    方卓仍舊很冷靜,繼續說道:“我查了查去年香港股市的數字,去年2005年,一共有37家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佔港股全年新上市總數的55%,去年上市集資額最高的10家公司,全是內地來的。”

    “而截止到去年,內地在港股企業一共335家,佔港股市場的30%。”

    “港股總市值去年是8.26萬億,內地企業總市值接近3.2萬億,佔比接近40%。”

    “這既是股市現象,也是經濟現象。”

    李行長聽著方總口中吐出的一個又一個數字,頗有點手忙腳亂的說道:“等下,等下,我記下,還有這句,股市現象,經濟現象。”

    方卓凝神,重新說了遍數字,這些和現場的企業結合在一起更有說服力。

    “年輕人腦子真好使。”李行長感嘆,又問道,“方總,還有什麼值得說的?你再教教我。”

    方卓這時候也沒謙虛,諄諄教誨道:“李行長,不把下面的當人,你就不會緊張。”

    李行長最後整理了稿件,深深點頭。

    下午三點整,路演正式開始。

    中行團隊成員被一一介紹,方卓就坐在李行長旁邊,他這次被介紹的身份是中行董事。

    成員介紹完畢,李行長拿起話筒致辭。

    人在臺上,臺下便是一覽無餘。

    李行長很滿意的看到大家都很認真,這和下午來時的景象截然不同。

    致辭稿件早就爛熟於心,現在開場便是侃侃而談,只是偶爾低頭翻頁掃上一眼,基本處於脫稿狀態。

    李行長剛開始心裡還有些緊張,但不把下面的當人之後就好了很多。

    等到提及臨時添加的數據,他注意到臺下尤其是香江投資人的神色都變得有些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