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589 國內第一投資人(二合一)

    會議室裡的不少人都在心裡“咦”了一聲,這事不是你帶頭說的嗎?

    徐副總經理繼續說道:“但有的事也要合二為一的看,在當前雷曼做空易科的背景下,減持是一種態度,易科就單單是易科的事嗎?”

    “不論冰芯還是易購,一個在國內b2c賽道搶到了領先位置,一個很受上面重視,方總各方面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啊,而且,咱們也多少了解方總的脾氣。”

    “我們申新科創不是idg那種機構,我們做事要不要從更全面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你們覺得呢?”

    副總經理先是一分為二然後又合二為一,這調子在充分討論後便立了起來。

    最重要的是,他這個作派比他的話更微妙。

    王風益緩慢頷首,頗有些被說服的模樣,idg是什麼機構?申新科創又是什麼機構?

    咱們大傢伙做事要考慮產生的影響,要考慮申城的形象,要考慮行業的健康。

    難道熊瀟鴿出手,我就要出手嗎?

    我王風益不比那熊瀟鴿高了去了?

    我王風益能幹出來把企鵝股份賣了的事嗎?

    會議室裡依舊在充分討論,但大家自然而然的陳列出各種大於缺點的優點。

    最終,王風益經過組織程序,反覆研究,充分討論,尊重大家的意見,拍板道:“好,那我們申新科創就當企業的合作者、支持者,要建立有益而長遠的關係,這不單單是指易科,也是咱們對企業的態度。”

    會議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總經理的指示讓人信服。

    王風益滿意的點點頭。

    熊瀟鴿投的,我投,熊瀟鴿不敢投的,我敢投,熊瀟鴿急流勇退的,我迎難而上!

    idg總裁見了我自愧弗如,內地首富見了我喊一聲哥。

    誰才是國內第一投資人啊?

    王風益拍了拍桌,往後一仰,把辦公椅推離會議桌,沉聲道:“好,散會!”

    ……

    從京城回廬州,方卓沒有大張旗鼓。

    這一趟的目的也不適合高調。

    但抵達廬州的第一晚,他還是和熟悉的秘書長羅明華一起吃了頓便飯。

    兩人沒有喝酒,務實的互通有無,談了談企業的發展。

    羅明華作為冰芯在廬州方面的行政對接人,一向很關心和熟悉這家寶貝企業的動靜,這次見了方總,他實際有個情況很想了解,冰芯90nm的研發怎麼沒動靜了?

    只是,鑑於方總有時候捉摸不定的脾性,言語之間就十分謹慎。

    “這個嘛……”方卓沉吟。

    羅明華表態:“方總,你是知道我們的,之前聽說冰芯完成了90nm的風險量產,這雖然有陣子沒有動靜,但我們不懂技術,生怕添亂,也就沒有多問。”

    “正好這一趟你回廬州,我就尋思著,萬一真碰見一些困難,是不是冰芯或者方總你有不好開口的地方,這樣的話,那就我們來。”

    “科大的人脈,行政的關係,多多少少都能發揮作用。”

    羅明華情深意切。

    一方面確實是他說的這樣,另一方面,冰芯的90nm沒了消息,反而臨安二廠、申城三廠紛紛立項,儘管說是技術路線和產品領域不同,廬州這裡也有小小的疑惑……

    不會是方總的半導體戰略有了重心的變化吧?

    只是,秉承著“我以國士待你”的態度,這種疑慮一直沒有表現,畢竟,廬州能拿的東西不多。

    “其實真沒什麼困難,冰芯的產能訂單從年初就在逐步拉昇,這得益於我們良率的提高,也因為液晶電視的市場在進一步擴大,胡正明胡教授居功至偉。”方卓還是沒有具體說冰芯的跳代研發,模糊的說道,“冰芯的製程技術實際上是在做更多的嘗試。”

    他挑了個容易被理解的點:“我們在和高通洽談,一旦有進展,冰芯會繼續進步不少。”

    羅明華立即選擇相信,笑道:“那可就太好了!”

    他絕口不提製程研發週期的事情,廬州的半導體戰略是以冰芯的發展為核心,確實很關心冰芯的情況,但方總不可能不為此費心,只要有個大概的瞭解就行。

    冰芯這種企業有時候確實比較敏感,年中時候還有國外的審核團隊來廬州確認購買的設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