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751 全球第四代工廠(4k)

這怎麼好端端的就成了全球前十晶圓代工廠呢?

方卓有點生氣。

海頓聽到方總的反應,懵了幾秒鐘後說道:“根據我們的評估,也根據我們對冰芯客戶的詢問與信息收集,還有來自消息人士的透露,冰芯2008年的全年營收在14億美元左右,方總,我今天就是想和你求證這個數據。”

“怎麼可能這麼多?idc名不……名不副實啊。”方卓差點用錯成語,idc果然名不虛傳,這個數據太準了。

所謂的消息人士怕不是高盛或者哪一家股東吧。

冰芯在自家業務和營收上向來秘而不宣,但機構股東總是能知道的,雖然也打了招呼,保不齊就往外透露消息。

整個2008年,冰芯全年營收確實有14億美元,準確的說,是14.18億美元,這個規模足以成為全球前列的晶圓代工廠。

之所以進步這麼大就是因為65nm生產線的順利運轉。

今年第一季度,廬州廠的65nm生產線產能爬坡,3月份的時候從1.5w片爬到2.5w片,剩下的三個季度受到次貸和金融危機影響,產能利用率沒能按照預期拉滿,平均只有80%。

全年下來,1.5+1.5+2*10=23w片。

冰芯12英寸65nm製程的晶圓價格遜色於臺記和聯電,臺記是5000美元一片,聯電是4500美元,冰芯平均是4400美元。

單單65nm生產線在全年貢獻的營收就是23w*4400=10.12億美元。

而廬州廠130nm生產線、臨安二廠利基型存儲、申城三廠傳感器加起來的營收是4.06億美元。

即便國際最先進的量產製程是45/40nm,相對先進的65nm製程仍舊在量產一年多的時間裡把冰芯推到了全球前十的代工廠行列。

這有點像當初的中芯,僅僅四年就成為全球第四大代工廠,憑藉的就是製程的快速追趕與落地。

先進製程的意義之一便是如此了。

當然,大廠和強廠是兩個概念。

方卓自認為冰芯不算特別大,更談不上強,去年營收14.18億美元,成本就13.38億,毛利只0.8億,還有,淨虧損是2.9億。

這樣的情況憑什麼是全球前十乃至所謂的第四晶圓廠啊?

你們idc單憑營收來評比,這個標準是不是就有問題?

方卓對來自idc的評比敬謝不敏。

“方總,idc絕對專業,我們結合高通、amd等客戶的信息披露,還有上游原材料的情況,認為冰芯65nm製程為晶圓廠帶來了高達10億美元的銷售額,而申城廠生產的傳感器在下半年逆勢上漲,也是行業裡值得欣慰的表現。”海頓大致明白方總是屬於哪一類老闆了。

他保持禮貌的強調道:“方總,idc很高興能看到華夏出現一家比肩中芯的企業,也希望冰芯未來能獲得更大的發展,這次的數據驗證只是為了有所修正,既然你對數字有異議,我們會再認真比對數據的。”

idc不可能輕易修改結論,你只是冰芯的董事長,你懂什麼營收數據。

方卓聽出來對方的堅持,皺眉問道:“你剛才說冰芯是第四?前面都是誰?”

“臺記、聯電、特許半導體。”海頓平靜的說道。

“它們的營收呢?”方卓又問。

海頓繼續回答:“臺記是106億美元,聯電是29.6億美元,特許是17.4億美元。”

方卓沉吟,前面的還是強啊,尤其第一的臺記不是一點半點的強。

海頓問道:“所以,方總,你認可冰芯的14億營收了嗎?”

方卓斬釘截鐵的說道:“這個數據有問題,實不相瞞,冰芯08年的營收是13.08億美元,你們的數據肯定出問題了。”

海頓很意外,也有些疑惑,是己方的數據多算了一億美元?

這畢竟是冰芯的董事長,也是會看報表的。

“我們會再核對信息與數據,如果真的這樣的話,冰芯去年能排在第五位,第四位是中芯的13.53億美元。”海頓進行了假設。

方卓“嗯”了一聲,又說道:“你們只排了代工廠?整個半導體公司呢?”

海頓遺憾的說道:“我們還有一份全球前二十半導體公司的排名,但冰芯沒有進入這個行列的討論。”